钴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ularit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已经成为近年来可再生与可持续技术中最重要的能量转换和存储系统。由于其功率密度大、充放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超级电容器在能源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以硝酸锌、硝酸钴为原料,尿素提供碱源,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条件,采用水热法与后续热退火处理得到ZnCo2O4产物。研究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水热温度120℃,水热时间6 h,锌源与钴源的配比为1:2,以及选用经浓度为5 M的盐酸刻蚀过的泡沫镍作为集流体,在此条件下,ZnCo2O4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最好。所制备的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 A/g下,其比电容达到1272 F/g,在10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928 F/g。从1 A/g增加到10 A/g,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为73%,在电流密度为10 A/g下循环2000次后,其比电容保留初始电容的75.3%,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使用粘结剂和导电添加剂会给电极材料带来新的阻抗,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加之制作工作电极步骤繁琐且在压片过程中容易造成电极材料内部结构部分破坏,考虑到上述因素,在前面工作探究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使用水热法与后续热退火处理的合成方法来制备钴酸锌/泡沫镍复合电极材料。将合成的钴酸锌/泡沫镍复合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钴酸锌/泡沫镍复合电极材料的比电容高达1888 F/g,在电流密度为10 A/g时,复合电极的比电容为1290 F/g。从1 A/g增加到10 A/g,钴酸锌/泡沫镍复合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为68.3%,低于纯钴酸锌电极材料,原因可能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钴酸锌从泡沫镍表面脱落,导致活性物质减少,从而导致后续比电容值大幅度降低。在电流密度为10 A/g下,经过2000次连续的充放电循环后,其比电容保持率为85.7%,这表明钴酸锌/泡沫镍复合电极比纯钴酸锌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更好。
其他文献
隧道表观病害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隧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缩短公路隧道的运营年限,影响交通质量,因此,对其进行检测与维护已经成为了隧道运营中重要的一环。传统的病害检测方法由于检测流程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成本,不仅太过依赖人的主观经验,而且数据难留存、难追溯,已经不能达到该领域对于快速、智能、准确检测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以期实现病害识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传统制造业逐渐朝着单件小批生产模式转变,这种模式是面向客户的,基于多种产品的订单组织生产的,对生产线的柔性要求非常高。面对挑战,不少企业通过新建柔性自动生产线来适应市场的需求。金属罐体生产企业一般具有产品规格多,制作工序复杂的特点,是典型的单件小批生产模式,然而目前金属罐体生产线采用半手工半机械生产方式,柔性化和自动化水平低。因此建设金属罐体柔性自动生产线是
随着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工业处理中信息需求难度变大,视觉动态测量场景从简单的静态单一图像变为复杂背景下的动态图像。立体视觉测量技术是精准提取复杂背景场景中动态目标的重要基础,结合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可研究出可靠有效的视觉动态检测及位姿测量系统。目前,在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中,大罐工装是依靠人工作业完成,这种作业条件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环境恶劣,自动化水平严重落后,亟需解决和实现金属表面处理生产环节中工装
砷作为剧毒类金属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工业“三废”的不规范排放及滥用含砷农药等导致大量砷被释放进入环境中,造成地下水及土壤的As(Ⅴ)污染。对于城市建筑物下方、人流量大、学校、医院等特殊场所的污染土壤,原位固化/稳定化法凭借其操作简单、效率高、耗费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较低的特点被广泛采用。铁系材料可用于砷污染修复,但存在吸附容量小、在土壤中易堵塞等不足;纳米材料凭借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性高及在土壤中迁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我国各个地方对车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人们经常面临停车难的问题。AGV智能停车库的出现,将有效缓解这一现状。将AGV作为停车载体后,由于停车方式更加精确,可以对停车场进行有效的空间规划,如减小车位面积、缩减层高、开发新型车位等,极大地增加车位数量。而AGV路径规划和避障策略直接影响到智能车库运行效率,因此对其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AGV智能车
随着铁路货运列车重载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货运列车承载零部件的质量评估和缺陷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货运列车承载零部件而言,最主要的就是铸钢摇枕和侧架,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缺陷检测的研究,从而确保在实际工业生产需求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传统的铸件缺陷检测以人工检测为主,人工检测会带来检测速度慢、检测效率低以及检测鲁棒性差等问题,所以亟需寻求一种更加高效且更为精准的铸件缺陷检测方法。针对上述存在的
X射线显微技术是探测物质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块体分析、活体层析成像等方面具有电子显微和光学显微无法比拟的优势。高品质X射线源和高分辨率成像光学组件是提升X射线显微空间分辨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同步辐射光源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源的发展,相干性更好、脉冲长度更短、亮度更高的硬X射线得到长足发展。Kinoform透镜具有高增益、高空间分辨率、高透过率的特性,有望实现硬X射线纳米聚焦;然而目前对于光子
铁路货运列车车厢号自动识别系统是铁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自动读取车辆信息,从而提高铁路使用效率,方便铁路车辆管理。计算机视觉技术相对于通过电子标签识别车号的传统方法,具有便于维护、成本低廉等特点,得到广泛关注。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车厢号主要分为字符定位、字符识别两个部分。本文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有效克服了球团矿运输列车车厢号字符断裂、污染等识别难点,并设计了能够准确识别球团矿运输列车车厢号
近年来,为了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标,研究员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致力于钢铁材料的轻量化。研究显示在中锰钢中加入适量铝元素(如5Mn3Al双相钢)能够在保证材料综合性能的同时降低材料的密度实现钢材轻量化。近期的研究表明,层状铁素体/马氏体5Mn3Al双相钢热轧后有较好的延伸率,但强度偏低,因此,本研究拟在不牺牲延伸率的条件下,通过细化层片组织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实验选取0.1C5Mn3Al双相
随着国家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管廊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如何高效的进行管廊巡检与维护成为了一个重点问题。为尽早排除隐患,提升可靠性,降低人工巡检强度,在线监测系统和电缆隧道巡检无人机开始辅助人工巡检电缆隧道。在巡检中使用无人机进行图像采集与分析,目前存在的难点是无人机因拍摄环境和拍摄设备限制使观测数据存在严重失真。本文以电缆隧道巡检为应用场景,以图像增强需求为目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