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沈阳某高校超重与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分析影响超重与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而提出促进该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政策与措施,为学生管理部门制定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沈阳市某高校4444名2014~2016级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该校2016年体质测试的身高和体重数据结果,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根据BMI值筛选出超重与肥胖的大学生1023人,利用自编基本信息问卷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001份,有效率97.85%,分析沈阳某高校超重与肥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的1001名超重与肥胖大学生仅恐怖因子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其余8项因子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1)。2.1001名超重与肥胖大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共446人,占44.56%,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状,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与其他因子。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65人,占6.49%,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状、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3.沈阳某高校超重与肥胖大学生中,男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其他五项因子分数上显著高于女生(P<0.05);城镇学生在躯体化、敌对两项因子分数上显著高于农村学生(P<0.05);父母婚姻状况异常的学生在总分、总均分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其他四项因子分数上显著高于父母婚姻状况正常的学生(P<0.05);年龄组≤19岁的学生在强迫症状因子分数上显著高于≥21岁的学生;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在总分、总均分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四项因子分数上显著高于大三年级学生;大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四项因子分数上显著高于大三年级学生;家庭条件中上及以上的学生在躯体化因子分数上显著高于中等、中下及贫困的学生;家庭条件中上及以上的学生在偏执因子分数上显著高于中等家庭的学生;父亲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在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显著高于父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学生。4.对心理症状自评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为影响超重与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低年级的超重与肥胖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庭经济状况中上及以上的超重与肥胖大学生比中等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结论:1.沈阳市某高校超重与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全国大学生水平。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65人,占6.49%,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强迫、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2.性别、考生来源、父母婚姻状况、年龄、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父亲受教育程度等会影响超重与肥胖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3.心理症状自评结果多因素分析表明,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超重与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