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西藏北部,区域构造处于冈底斯带北部。冈底斯南部主要受雅江碰撞构造带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已经发现了如驱龙、甲玛、厅宫等铜多金属矿床。而班公湖-怒江碰撞构造带也具有与雅江碰撞构造带类似的成矿条件,到目前为止,冈底斯成矿带的北部由于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基础地质和找矿工作均相对落后,已发现的矿床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不足以反映真正成矿作用的本来面目。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本文在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矿产地质调查资料,应用矿床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成矿预测学理论和方法,对班戈地区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该地区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规律,明确了该地区的成矿类型,剖析典型矿床,划分该地区的成矿系列,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提出该区域选区评价准则,建立找矿标志,并对该区域进行成矿预测,划分成矿远景区和圈定找矿靶区,对该区域找矿潜力做出客观评价。取得的成果如下:
1、论文从日阿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入手,通过对矿床的剖析,认为日阿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80Ma),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并建立了日阿矿床的成矿模式。
2、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北部的多巴岩体和班戈岩体具有良好找寻钨锡矿床的潜力。
3、建立了研究区的成矿系列:(1)与早白垩世俯冲-碰撞有关的钨锡矿化系列;(2)与陆内走滑构造有关的铜成矿系列;(3)与晚白垩世后碰撞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铁铅锌成矿系列;(4)与第四系河流冲积作用有关的金锡成矿系列。
4、通过对研究区矿床(点)的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矿化、岩浆热液型铜钨锡矿化、构造充填型铜矿化和第四系砂矿等四种矿化类型。并总结了研究区的成矿规律:研究区的成矿期为燕山晚期和喜山期,燕山晚期可具体分为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空间分布规律为自南到北,依次为铜矿化→铜铁铅锌多金属矿→钨锡矿化→砂金锡矿。
5、分别建立了研究区内存在的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构造充填型、砂矿等四种矿化类型的找矿标志。
6、对研究区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将研究区划分5个找矿远景区,并圈定了12个找矿靶区,并指出位于研究区中部的矽卡岩型矿床是班戈地区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类型,北部的云英岩型钨锡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热液型及第四系砂矿找矿前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