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对中低收入国家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的影响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与引擎。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财政资金已无法全面覆盖日益扩大的基础设施资金需求。各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求缺口日益扩大。同时,全球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一方面,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与高收入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差距有扩大趋势。另一方面,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支持,中低收入国家政府财政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普遍面临融资难、资金成本高等问题,融资缺口大。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压力,上世纪90年代,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应运而生,并被广泛运用到能源、运输、通信技术、污水处理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将私人部门资本导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能够有效地弥补各国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同时,对政府部门而言,私人部门的资本参与减轻了其提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财政压力;对私人部门而言,PPP模式拓宽了其投资选择空间,使其凭借专业技术优势找到新的投资收益增长点;对社会公众而言,PPP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公共服务质量,带动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增长。鉴于当前中低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资金困境,私人部门作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中低收入国家范围内已成趋势。提高私人部门投资意愿,扩大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是解决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瓶颈问题的关键。本文对现有PPP项目私人部门资本参与情况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结合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的有关数据,发现多边金融机构支持与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现有研究主要从总体效应研究角度说明各影响因素与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影响因素与私人投资额之间影响渠道与中间机制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研究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对中低收入国家PPP项目私人部门资本参与情况的影响情况及其中间机制,本文以中低收入国家PPP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多边金融机构支持为核心解释变量,以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展开了总体效应研究与中介效应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如下:在总体效应模型中,本文提出了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可以提高中低收入国家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的假设,并对其进行验证。在中介效应模型中,本文构建了“多边金融机构支持→中介变量→私人部门投资额”的影响渠道研究框架,分别以债务融资规模、股权融资规模、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研究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影响私人部门投资额可能的中间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总体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剔除项目属性、制度质量、宏观环境等其他因素对私人部门投资额的影响后,获得多边金融机构支持项目的私人部门投资额要高于未获得支持的项目,所以多边金融机构的支持是撬动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的重要手段。扩大多边金融机构对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的支持规模是提高私人部门在中低收入国家的项目投资额,进而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的关键。2)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债务融资规模,股权融资规模,风险承担均是多边金融机构支持撬动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的影响渠道,其中债务融资规模是多边金融机构支持撬动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最主要的影响渠道。从本文的理论意义角度而言,研究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对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私人部门投资额的影响情况及具体中间机制,为多边金融机构支持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PPP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针对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影响的中间机制研究,加深了对多边金融机构影响私人投资额渠道的研究与认识。从实践价值角度而言,本文提供了多边金融机构吸引私人资本参与中低收入国家的PPP项目的现实依据,为中低收入国家政府与多边金融机构优化调整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与建议。通过了解吸引私人投资者的关键潜在因素及其中间作用机制,中低收入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可设计提升私人投资参与积极性的相关政策。为多边金融机构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参考,有助于多边金融机构更好地发挥吸引私人资本力量的作用,进一步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提高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促进中低收入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不断交往的同时,语言词汇方面也相互影响,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在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自然会出现语言词汇相互流通、借用的现象。近现代,西方的新事物和思想传入东方,日本国承袭中国汉字,两国皆习用汉字对译新事物,创造了许多汉字新词。正是这样的原因,中日两国之间出现了许多词形、词义皆一致的语词,被称为中日同形词。对于中日同形词中由日本借入中国使用的汉字词的源流问题,
近年来,投资、消费和出口环节的发展缓慢,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而经济环境压力的影响会进一步抑制投资、消费以及出口环节的发展。这其中,投资活动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投资活动能够扩大内需为我国经济提供新动力。因此,如何提升企业的投资活力,促进企业自身、行业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命题。在如何提升企业投资活力的相关研究中,我国税收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涉及社会生产、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状态,从2014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得原有经济推动因素动力不足,同时本该是我国优势的人口资源所带来的红利衰减、原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现有企业缺少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长久以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所依靠的需求侧的政策改革和管理也正面临着效果持续性下滑的状况,供需关系出现了结构性的失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资本市场存在较多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相比外部投资者,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大股东作为内部人,具备信息优势,能够提前知晓上市公司关键信息,在股票处于高位时大幅度减持,甚至操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在减持前披露利好消息,恶意拉升股价,随即减持,这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交易原则。另外,大股东减持行为给外部投资者传递一个信号——公司的股价正被高估,加上大规模减持增加了股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内生动力不足和环境资源约束两大约束的重要途径。作为生态文明视角下技术创新的新范式,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已然上升为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环境质量同步提高的重要途径。绿色创新活动所存在的“双重外部性”特点使得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政策推动效应,因此政府干预是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多种政府干预手段中,环境规制和财政科技支出对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在我国推行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2013年后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PPP项目增加的同时,整体上落地情况较为低迷。其中,2014~2015年PPP项目落地率低于两成,2017年提高到38.2%。“政策热”、“项目热”与“落地难”之间矛盾愈发突出,PPP项目发展面临诸多困境。近年来学术界对PPP项目“落地难”问题的研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面向特定的投资机构或个人募集资金,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退出获利,从而实现丰厚的投资收益。2005年以来,我国PE行业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投资空间逐渐释放,行业规模不断扩张,PE已成为中国经济体活跃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意识的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活动日益普遍。与机构投资者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换挡期”,由原本的粗放式高速发展阶段转变成高质量的集约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增长方式还有增长动力都体现出新的变化。在“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在国家经济政策制定中,财政政策起着主导作用,通过政府制定税收安排和预算支出规模等财政政策来引导要素流向更加高附加值、高知识化、高技术化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并通过公开或非公开的方式回购已发行股份的行为。上市公司通过回购不仅能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股价,还能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同时也能起到反收购和强化控制权等作用,是上市公司常用的资本运作手段。在我国,早期股票回购在原则上禁止,直到2005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才正式允许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随后2008年发布的补充规定进一步简化了
近年来,家族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热点问题。家族上市公司想要保持长远、可持续发展,实现家族长青的目标,进行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可通过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经济环境面临不确定性的时代,不同的家族企业可能会面临着不同的“危”与“机”。而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机构投资者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影响着资本市场中的家族上市公司。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