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对话是小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研究对象是狭义的“小说对话”,即小说中人物间的谈话。主要表现形式为小说中的直接引语。小说对话独具个性,并在小说中起着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娱乐读者和表现小说家及其作品中人物语言风格的作用。
《简·爱》是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富于女性主义色彩的作品。文中对话极具特色,成功地为夏洛蒂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简·爱的对话语言,更成了她反抗不公、争取平等的武器。
本文在对原作中的对话进行女性主义分析基础上,试图从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出发,对《简·爱》女译者祝庆英和男译者吴均燮的两个译本中的对话翻译进行对比研究。由于序是展示译者翻译主体意识的窗口,所以,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祝、吴两译本的序,探讨了性别不同的译者对原作的不同解读。接着,本文以较大篇幅从语言特征(语音、词汇和句法)和副语言特征(语气)对比分析了《简·爱》对话中体现女性主义特色部分在两个译本中的翻译。在语言特征方面,祝庆英倾向于运用政治色彩鲜明的词语揭示父权制社会中男女的不平等现象,并明确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维护女性权利。另外,祝庆英在对话中突出句子的主语,为女性争取了话语权。在副语言方面,与吴均燮相比,祝庆英在译文中更恰当地再现了人物对话时的语气,不但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地追求平等、对抗不公的女主人公,而且主动地维护了女性自尊、自爱的形象。并且,女译者通过对男性话语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男性对女性的语言歧视。同时,作为一个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学习者,本文作者尝试利用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对对话中的部分词句进行翻译,希望能使译文充分地彰显女性主义特色。
本文的探讨将展示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简·爱》对话进行翻译所取得的翻译效果。本文作者对《简·爱》对话的女性主义翻译的尝试初步表明:译者在对如《简·爱》这样具有女性主义特点的作品进行翻译时,如果有意识地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将会使译文中对话的意义更接近原文,原文作者及其人物的语言风格得到更好的保存,原文的女性主义特色将会得到更好地保真,并使译文更接近原作者的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