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心理学长达半个世纪以来因为过于偏重病理矫治而发展失衡,积极心理学思潮因此而兴起,其致力于研究人性中积极的一面,回本溯源,从人的幸福、生活的意义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用于研究人性积极面的语言,由此,《品格优势与美德分类手册》诞生,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品格优势评估量表(VIA-IS)的编制。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研究者都参与到VIA-IS的信效度研究工作中来,有些已经开始将这个评估工具本土化,并尝试着用于临床心理学领域。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品格优势的研究进行理论综述,对VIA-IS中文版的信效度进行研究,并探索如何在临床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应用品格优势的评估。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是总结和展望。在理论研究中,首先对品格优势进行概念的厘清,包括对品格、优势、品格优势给予界定,并介绍了品格优势的10个标准:第二,介绍了品格优势的分类方法、分类层次。积极心理学用科学研究的手段从经典和现代思想中归纳出具有人类共性的六大美德,然后把美德分解成可以实践的24种品格优势。第三,对品格优势的量化和质性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描述了品格优势评估量表的编制和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识别、确认、强化品格优势有助于心理健康。实证研究分五个部分,一是中文版品格优势评估量表在1578名中国大学生中使用的信效度研究;二是中文版品格优势评估量表在心理障碍人群中的调查应用;三是品格优势与心理健康正性结果(综合幸福问卷指标)和负性结果(精神症状自评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四是品格优势评估应用于大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实验研究;五是品格优势评估应用于咨询个案中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品格优势的量化工具VIA-IS中文版在大学生中具有可靠的信效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57,折半信度系数为0.961。24个品格优势因子间的相关性较高,归为同一类美德的相关性更高。中文版的VIA-IS有较高的重测信度,24个品格优势因子中有20个的重测相关系数>0.7。因素分析抽取公因子5个,累计贡献率为73.010%,与美国和德国的结果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无论是被测者本人还是被测者的亲友,对VIA-IS的测量结果均显示了很高的认同度,尤其是对显著优势。大学生的24个品格优势因子的分布都近似正态分布,呈负偏态。选取精神病院的住院病人57名进行品格优势的调查,结果显示:心理障碍人群的18个品格优势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大学生,但“自控力”因子分高于大学生。团体辅导实验研究发现:识别、确认、强化品格优势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个案咨询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品格优势并非越强越好,最重要的是,各种优势之间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达到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平衡。缺之不好,但过犹不及,这与儒家倡导的中庸和亚里士多德推崇的中庸之道的德性思想相吻合。品格优势是人性中固有的积极面,也是人类在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生存之道。品格优势如同人性中的缺陷和不足一样,可以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评估,其量化评估工具VIA在构建积极的临床心理学语言上具有广泛的理论意义,在心理临床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中文版的VIA-IS在大学生中有很高的信效度,可以在本土研究中应用。强化品格优势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但在实际情况中应灵活运用,掌握使用的度,信守中庸之道,注重彼此间的和谐统一,才能有利于心理健康,提升幸福。建议在实际应用品格优势评估时,最好是质性和量化的方法相结合,优势和不足的评估相结合。此文仅是抛砖引玉的探索性研究,在这个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