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IPF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夹瘀证两种患者血清LPA、COX-2、CXCR3、HIF-1α、PT、TT、hs-CRP与证型间的相关性。2.通过研究参七虫草方对IPF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及VEGF、PI3K、AKT、HIF-1α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基于对IPF大鼠血管新生因子调控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参七虫草方具有一定延缓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1.临床研究:各收集30例证属气阴两虚夹瘀证和痰热壅肺证的IPF患者,另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并比较三组血清中LPA、COX-2、CXCR3、HIF-1α、PT、TT、hs-CRP含量,探讨IPF证型与各指标的相关性。2.动物实验:128只大鼠被随机分成氯沙坦组(L)、参七虫草组(S)、空白组(K)、模型组(M),各组均32只。参七虫草组、氯沙坦组及模型组用气管内滴注BLM的方式造模,空白组则进行假手术在气管内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在造模后第7、14、21、28天各组分批取材,进行HE染色以及Masson染色并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另外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HIF-1α、AKT、VEGF、PI3K m RNA的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1.1与正常组相比,IPF患者血清的PT含量偏低,其中气阴两虚夹瘀组患者血清PT含量相比正常组和痰热壅肺组有明显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气阴两虚夹瘀组及痰热壅肺组患者血清的hs-CRP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IPF患者两组间血清hs-CRP亦有差异,其中痰热壅肺组含量较低,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两组IPF患者血清的TT含量偏低,痰热壅肺组患者血清的TT含量较气阴两虚夹瘀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与正常组相比,IPF患者两组血清的溶血磷脂酸LPA、COX-2、CXCR3、HIF-1α均有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XCR3及HIF-1α的含量组间差异尤为明显;与痰热壅肺组相比,气阴两虚夹瘀组患者血清的LPA、COX-2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痰热壅肺组血清LPA及COX-2含量较气阴两虚夹瘀组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2.动物实验2.1大鼠日常情况:造模后,同期中空白组大鼠状态最佳,模型组大鼠状态日渐萎靡,氯沙坦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状态与参七虫草组大鼠无明显差异,但均优于模型组。2.2 HE染色:空白组大鼠在造模第7、14、21、28天肺泡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无炎性细胞浸润,无水肿,肺泡间隔及血管壁未见明显增厚。模型组在造模后第7天,肺泡间隔可见增宽、水肿,肺泡腔及支气管壁可见炎性细胞浸润,14天时炎性渗出、肺泡间隔较前增宽,肺间质内成纤维细胞逐渐增殖分化最终形成胶原沉积。21天时肺泡内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反而比第14天减轻,胶原沉积增多。28天时肺泡结构紊乱,甚则可见肺泡腔塌陷,纤维增生也愈加严重,炎性细胞少见。参七虫草组和氯沙坦组在相同时间点与模型组表现趋势类似,但同时间点均较模型组病理改变程度轻,参七虫草组病理改变程度轻于氯沙坦组。2.3 Masson染色:在造模后的4个时间点空白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无明显异常,且肺泡腔内未见明显蓝染区。模型组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壁及气管壁周围的蓝色胶原纤维面积逐渐增大,颜色也愈来愈深。尤其在第28天大鼠肺组织种可观察到大片深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参七虫草组和氯沙坦组同时间段与模型组相比,肺间质周围蓝色胶原纤维面积较小,颜色也较轻,其中参七虫草组蓝染区程度更轻。2.4 RT-PCR法检测结果提示:对比空白组,在造模后的第7、14、21、28天参七虫草组、氯沙坦组和模型组肺组织VEGF、PI3K、AKT、HIF-1α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模型组尤为明显(P<0.05)。且空白组各时间段的VEGF、PI3K、HIF-1α及AKT肺组织表达水平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参七虫草组和氯沙坦组相比,模型组在同时间段VEGF、PI3K、AKT及HIF-1α肺组织表达水平偏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参七虫草组和氯沙坦组同期比较,肺组织VEGF、PI3K、AKT、HIF-1α表达差异不大(P>0.05),但氯沙坦组表达结果略高于参七虫草组。结论1.瘀阻肺络存在于IPF病程。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两种证型间气阴两虚夹瘀组比痰热壅肺组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更加显著。2.机体中炎症因子、血管新生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可能与证属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夹瘀证的IPF发病机制联系紧密。3.参七虫草方可能抑制血管新生促进因子的高表达,有效调控IPF血管新生机制。4.参七虫草方可能改善IPF大鼠肺组织的胶原纤维沉积和炎症状况,延缓肺纤维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