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UUO)幼年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早期,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介导跨膜信号传导通路中JAK2/STAT3信号分子组织定位表达的趋势、相关性、潜在的病理意义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RB)氯沙坦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3周龄幼年Wistar雄性大鼠7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UUO模型未治疗组(24只)、UUO模型干预治疗组(24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实验性梗阻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模型(UUO模型);于实验第3,7,14,28天每组各取6只大鼠,取病变肾脏石蜡包埋并切片;HE染色评价肾组织常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T1、JAK2、STAT3及TGF-β1蛋白的表达,并从时相和组织定位表达趋势上评价AT1与JAK2/STAT3和TGF-β1表达的相关性。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常规病理:UUO未治疗组梗阻侧3天即可见部分肾小管扩张,间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7天时肾小管扩张明显,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着实验时间的延续,肾小管间质的病变程度逐渐加重,至第4周末,未治疗组大鼠肾组织表现为肾小管广泛扩张,萎缩,部分塌陷,间质大量细胞浸润,小管间隙加宽,间质纤维化明显。与对照组比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干预治疗组病变较未治疗组明显减轻(P<0.01),但仍重于对照组(P<0.01)。(2)免疫组化染色测定AT1、JAK2、STAT3及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①对照组中,AT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膜及胞浆弱表达;JAK2、STAT3和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弱表达;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②UUO未治疗组3天各指标表达强度即增加,随着时间的延续,均呈现明显的逐步上调趋势,2周时达一高峰,4周时表达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中STAT3的表达出现由浆向核转移的趋势,四者呈同步上调趋势,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③干预治疗组四种蛋白表达的上调趋势明显受到抑制,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但各时间点比较其表达仍强于对照组(P均<0.05),仅STAT3的表达在3天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相关性分析:UUO模型未治疗组各指标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零,且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均>0.7,P均<0.01)。结论本研究提示UUO大鼠模型肾小管间质损伤早期,肾小管上皮细胞AT1、JAK2、STAT3和TGF-β1蛋白高表达,且这种高表达趋势在各所测分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能提示AT1/JAK2/STAT3/TGF-β1间存在一条促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信号途径;给予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可明显抑制该信号途径的激活,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