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多种新史观开始渗透于教材编写和高考试题命制。社会史观也作为一种新史观逐渐被得到关注。社会史观主要是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社会问题。它认为,社会问题应该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一样,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小人物”,转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它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史、婚姻史、习俗史、城市史、社会保障史等。这些问题从微观角度真实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而且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所以,社会史观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全新的选材方向和高考命题视角。新课改之后,老师也开始关注新史观,开始把新的教学理念和史学前沿成果渗透到历史课堂上。但是,大家对于社会史观的关注处于一个边缘化的状态。很多学者对社会史观的教学研究,侧重于概念研究、理论研究、个案研究,而缺乏具体的量化研究。在近五年的高考命题中,对社会史观的考查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老师和同学并没有对这一史观有太多的重视。鉴于此,本文试图在课程教学和社会史观理论支持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近五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对社会史观的考查方式、考查频率及社会史观知识点分布的特点,归纳总结高考对社会史观命题的规律,一方面引起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史观的重视,另一方面从教学及高考两方面对社会史观的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通过对近五年70套高考试题量化分析发现,高考试题考查社会史观的形式以选择题和主观题为主,整体上来看,地方卷考查社会史观的频率更高,全国卷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在知识点方面侧重考查社会生活史、家庭婚姻史和社会热点问题。而关于社会史观的史料类型也是来源多样化、形式多样化。由此,本文针对中学的史观教学提出一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常规教学中让生活走进历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老师多关注史学前沿问题;在复习备考中,老师应整合社会史观的教材,密切关注社会转型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从社会史观分析各种社会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