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通辽职业学院1067名大学生的上网概况,对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网络心理需求现状、网络服务评价及网络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高职院校内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需求进行了透析。由于我国目前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方面的课题和成果较多,但针对不同民族来源的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研究却很少,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可以为网络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及资料,为培养不同民族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提供实践上的依据和指导:另一方面掌握这些高职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职院校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主要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统一施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取部分学生个别访谈,充分观察学生反映,从而获得全面的背景资料。其次通过查阅已有的相关书籍、论文、报告等资料,进行某种程度的概括和总结。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总共抽取24个班1243人,发放问卷1243份,回收问卷1210份,剔除无效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0份。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录入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地区高职大学生基本上能够做到科学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能够控制好上网和学习及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和访谈可以知道网吧已成为本地区高职大学生上网和获取网络知识的首选的地点,交友与娱乐已成为这些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大学生的上网花费、每次上网的平均长度都能做到合理控制。在对网络服务评价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但同时对网络的现状持有不满的一种复合性心理。高职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网络心理需求存在显著的民族、性别和年级差异。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与学生民族出身和年级阶段、网络本身特性、社会意识状态、生活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系。针对上述研究结论,为了更好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网络氛围,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在校高职大学生应提高自我意识加强自身教育;第二,提倡学生与家庭成员沟通和交流;正确引导有效监督,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平等交流合理关爱,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疏导网络情感,正确处理网络交往关系,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第三,高职院校适当加强教育和引导,加强校园网的建设,改善网络环境创建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第四,社会应加强网络控制力度和建立健全网络监督机制。依法治理网络环境,高度重视教育责任社会化,形成社会教育的合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营造健康网络空,控制信息源头,净化网络信息。总之,学校、网络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广大的心理学工作者应建立和形成一套高效、快捷的管理监督机制和网络心理问题疏导方法,指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工具,丰富学习手段、充实自身生活,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良性网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