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IPO企业从申报上市到最终发行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审核过程。以2016年为例,过会的265家企业从申报到上市平均需要862天,其中主板企业887天,中小板企业915天,创业板企业798天,而对于少部分“不幸”的企业而言,审核时间更是长达四五年之久。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发行审核制度如此严格,新股市场上欺诈发行、业绩变脸、高管集体辞职套现等现象却屡见不鲜,这不禁让人对监管机构审核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层层严格审核之后,新股乱象依然不止?审核时间长短与这些乱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本文以2009-2012年上市的647家A股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审核时间与上市后表现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有关影响因素之后,本文发现,审核时间越长的企业上市后业绩越稳定、违规可能性越低、高管和大股东减持套现越少。相反,越快通过审核的企业在上市之后业绩下滑幅度越大、违规的可能性越高、高管和大股东减持套现越严重,说明在现行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下,快速上市的企业并非真正优秀的企业。进一步,本文考察了 IPO企业快速通过审核的可能原因。结果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拥有政治联系或发审委联系,审核时间越短,说明发行审核过程中存在审核失灵和寻租行为。综上,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IPO发行审核并未达到“又快又好”这样一种理想效果,相反,在行政权力主导的发行审核制度下,好的企业存在被“误伤”的现象,在审核过程中消耗了过长的时间,而差的企业却通过盈余管理、政治联系或发审委联系等非正常途径实现快速上市,并在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违规、高管和大股东频频减持套现等现象,危害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可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将学术界长期忽视的变量——审核时间引入到关于IPO企业的研究中,并且区分和验证了审核时间是审核失灵和寻租行为的体现,而非公司质量的信号显示。第二,本文探讨了 IPO企业为尽快通过审核可能采用的非正常手段,包括进行盈余管理、构建政治联系或发审委联系,相关研究结论对监管层如何制定公平公正的审核机制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支持了正在进行中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