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完成红尾荷马条鳅(Homatula variegata DabrydeThiersant,1874)及寄生于其体表的两种三代虫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通过形态鉴定及系统发育关系的分析,发现寄生于红尾荷马条鳅的两种三代虫隶属于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 Van Beneden et Hesse,1863)的两个胎生属—三代虫属(Gyrodactylus Nordmann,1832)和拟三代虫属(Paragyrodactylus Gvosdev et Martechov,1953)。研究发现,荷马条鳅三代虫(Gyrodactylus variegatus新种,发表中)和荷马条鳅拟三代虫(Paragyrodactylus variegatus You,King,Ye et Cone,2014)只寄生于红尾荷马条鳅,说明该两种三代虫具有很强的寄主特异性。这两种隶属于同科(即三代虫科)、不同属(即三代虫属与拟三代虫属)的三代虫寄生于同一种宿主(即红尾荷马条鳅),相互竞争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最终保持动态的竞争-共存状态。本研究通过镜检陕西省宁陕县旬阳坝地区(33.33°N,108.33°E)的野生红尾荷马条鳅,统计寄生于其体表各鳍的荷马条鳅三代虫和荷马条鳅拟三代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分别计算这两种三代虫各自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同时分析可能对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产生影响的因素。以期揭示红尾荷马条鳅寄生两种三代虫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采取相应的生态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也为其他鱼类寄生三代虫的防治与预测其动态变化提供新的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两种三代虫对不同体长宿主寄生的偏好性不同:荷马条鳅三代虫更偏好寄生于小型宿主,对大型和中型宿主寄生的选择无显著性差异;而荷马条鳅拟三代虫对大型宿主的寄生最弱,对小型和中型宿主寄生的选择无显著性差异。2.两种三代虫的感染率从三月份到五月份下降,五月份到六月份上升,六月份到八月份下降,八月份到九月份又上升,呈“W”型。两种三代虫平均感染强度最高的月份不同:荷马条鳅三代虫平均感染强度最高的是四月份;而荷马条鳅拟三代虫平均感染强度最高的是六月份。3.不同月份荷马条鳅三代虫平均感染强度与荷马条鳅拟三代虫平均感染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在三月份和四月份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在五月,六月,七月,八月及九月份为极显著的正相关。4.不同月份两种三代虫种群在宿主中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荷马条鳅三代虫种群在八月份宿主中的聚集强度最大,而荷马条鳅拟三代虫种群在三月份宿主中的聚集强度最大。5.两种三代虫在宿主中的空间分布:荷马条鳅三代虫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最高和最低分别是宿主的背鳍和右侧腹鳍;荷马条鳅拟三代虫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最高和最低分别是宿主的尾鳍和背鳍。6.宿主不同空间上荷马条鳅三代虫与荷马条鳅拟三代虫平均感染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在宿主左侧胸鳍和右侧胸鳍上为显著的正相关;在宿主的尾鳍、臀鳍、背鳍、左侧腹鳍以及右侧腹鳍上为极显著的正相关。7.两种三代虫种群在宿主不同空间上均为聚集分布。即宿主的多数鳍部不感染或感染少量的寄生虫,而较大量的寄生虫仅寄生于宿主的少数鳍上。8.两种三代虫种群的时空分布:荷马条鳅三代虫在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七月份、九月份均在宿主背鳍上的感染率最大,六月份在宿主右侧胸鳍的感染率最大,八月份在宿主尾鳍的感染率最大;荷马条鳅拟三代虫在三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九月份在宿主尾鳍上感染率最大,四月份和八月份在宿主右侧胸鳍的感染率最大。9.荷马条鳅三代虫在六月份(平均水温为21℃)时出现从宿主的背鳍到右侧胸鳍的转移;在八月份(平均水温为17℃)时却出现从宿主的背鳍到尾鳍的转移。荷马条鳅拟三代虫在四月份(平均水温为13℃)和八月份时均出现从宿主的尾鳍到右侧胸鳍的转移。10.五月份,荷马条鳅三代虫种群在宿主左侧胸鳍上呈均匀分布;四月份,荷马条鳅拟三代虫种群在宿主的背鳍和右侧胸鳍上呈均匀分布。除以上时空之外,两种三代虫种群在其他时空上均呈聚集分布。11.总体而言,荷马条鳅三代虫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均高于荷马条鳅拟三代虫,说明荷马条鳅三代虫种群在宿主体表的传播繁殖较荷马条鳅拟三代虫种群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