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始县是土家族聚集区,古老的土家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正面临着衰退甚至是消失的严峻形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化身,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丝弦锣鼓发源于建始长梁,现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支由吹、打、弹、拉、唱、锣鼓戏曲混为一体的民间音乐,是土家族民间艺术奇葩。长梁乡亦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吹打乐之乡”。同时在2007年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它如同雕刻着土家人智慧结晶的活化石,在祖国的传统文化中闪耀着自己的光芒,因此必须要加以保护,使其更好地传承发展。其中,传承人是传承丝弦锣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要想保护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必须保护其传承人。 本文以一位土家族丝弦锣鼓传承人口述史为中心论述传承人的身份认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丝弦锣鼓的概况,包括丝弦锣鼓的定义、历史渊源、类型、艺术特点以及历代丝弦锣鼓的传承人。第二章以一位丝弦锣鼓传承人——冉启良为中心叙述了这位传承人的家乡概况、出生环境及学艺起因、学艺过程、带徒授艺经历和他的技艺传承活动包括他的传承技艺活动地点、他与别的艺人之间的技艺切磋、周围人对他的技艺活动评价、他从艺的心路历程和他获得的荣誉与成就。第三章以冉启良的经历为中心介绍冉启良多种身份认同的冲突,冉启良具有技师、道师和传承人这三重身份,由于他的这三种身份的模糊性导致了很多困惑,其中包括社会行为间的冲突性和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第四章介绍传承人的身份认同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其中包括传承人的多重身份对文化传承的不利影响以及认同传承人身份对文化传承的有利影响,同时提出如何建立传承人的身份认同体系,促进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不同的身份转变,抑或是多重身份相互叠加,这种多重身份的兼具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社会以及传承人本身要从多重身份中认同传承人这一身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是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