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单位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又素有争论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以往的翻译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学者们大都把翻译单位看作单一静态的概念,并将其等同于某一种语言单位,这样其实是把问题简单化了。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的翻译研究已不再将翻译看成是以文本形式出现的静态的终端产品,而是把翻译视为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相应的,对翻译单位的研究也不再拘泥于词句上的对比或仅从词句层次上寻找翻译规律,以求词对词、句对句的“对等翻译”效果。在实际翻译操作过程中,翻译单位的生产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始终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的固定的翻译单位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译者必须习惯于在各种不同的翻译单位之间自由穿梭,在各个语言层面上有理有据地实现转换。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动态性翻译单位的观点,但论述不够清晰,也不够全面系统。
本文写作动机就是要填补这块学术空白,围绕翻译单位问题全面系统地加以论述,为翻译单位今后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单位的本质及其动念性创造性地进行描述,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深化,对翻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翻译、翻译过程及其翻译单位问题的产生;第二章对翻译单位观点进行分类,并阐述对其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是对国内外翻译单位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将从动态的角度,对翻译单位的本质,动态的原因,及其动态理论进行详细地阐述;第五章是对该论文观点的归纳总结及对翻译单位研究前景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