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宿主限制性因子CTNNBL1抗HIV-1整合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utn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其主要的病原体是HIV-1型病毒,目前仍在全球广泛流行,HIV感染者的新发病例数逐年上升,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3800万的病例数,艾滋病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HIV病毒主要攻击处于免疫调控核心地位的CD4+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最终造成机体免疫系统的全面崩溃,由于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会造成身体多重感染,最终导致死亡。再加之污名化、歧视以及其他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等社会心理因素,极大的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目前针对AIDS的防治策略仍然是预防为主,对于感染者主要是通过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尽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均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并且一旦停止服用抗病毒药物,患者体内的病毒就会迅速反弹,迄今还没有一种策略能够彻底治愈,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因此深入探究HIV病毒的致病机制及宿主的抗HIV病毒的作用机理,是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研发有效疫苗的前提和基础。HIV-1病毒的整合是病毒生活史中非常重要的阶段,病毒的c DNA必须插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才能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遗传储存库,启动新的病毒粒子产生,逃避免疫监视,并通过宿主细胞有丝分裂进行复制。因此,将病毒有效的阻隔在整合阶段,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HIV病毒DNA的整合是由整合酶介导的,在没有整合酶参与时HIV病毒的整合不能发生,而目前尚未发现与整合相关的重要宿主限制因子,因此本研究立足于病毒整合酶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宿主抗病毒因子,并深入探索其抗病毒的作用及机制,为认识HIV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为艾滋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标和新思路。研究方法1.通过HIV-1型NL4-3-Luc假病毒感染Jurkat T细胞,收集蛋白样本,用抗整合酶或无关的Ig G抗体进行免疫沉淀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沉淀蛋白进行进一步鉴定,并进一步筛选具有抗HIV-1病毒功能的分子。2.在293T细胞系、Jurkat T细胞系和原代激活CD4+T细胞或静息的CD4+T细胞中,使用CTNNBL1过表达或si RNA/sh RNA/sg RNA敲减CTNNBL1的表达,探究外源或内源表达的CTNNBL1对HIV-1/HBV/MLV等不同病毒的抗病毒作用。3.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HIV-1的late RT、Alu-PCR和2-LTR,探究CTNNBL1对HIV-1抗病毒的作用阶段是否为病毒的整合阶段。4.通过co-IP实验探究CTNNBL1与HIV-1整合酶及LEDGF是否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否依赖于HIV病毒的感染及其病毒的核酸或细胞的激活状态。5.在LEDGF/p75缺失和LEDGF/p75野生型的293T细胞中分别过表达MYC-CTNNBL1或Mock对照质粒,感染HIV-1NL4-3-Luc(VSV-G)假病毒,检测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以及IP实验检测CTNNBL1与HIV-1整合酶及LEDGF的相互作用情况,探究CTNNBL1与HIV-1整合酶相互作用以及抗病毒功能是否依赖于LEDGF/p75。6.构建CTNNBL1截短质粒,转染293T细胞,探究CTNNBL1发挥抗病毒作用和与LEDGF/p75相互作用的结构域。7.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V-1NL4.3野生型病毒感染或不感染激活的CD4+T细胞或Jurkat细胞时,CTNNBL1的蛋白表达变化,探究病毒感染对CTNNBL1表达的影响。8.使用蛋白酶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结合蛋白酶体泛素化降解系统,探究HIV病毒感染降解CTNNBL1的机制。9.收集健康志愿者、HIV感染未治疗患者和治疗患者的外周血,分离CD4+T细胞提取细胞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CTNNBL1的表达,比较CTNNBL1在不同组间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同时收集未治疗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CD4/CD8比率和病毒载量数据,分析CTNNBL1的表达与未治疗患者CD4数量、CD4/CD8比率和病毒载量的临床相关性。10.收集未治疗患者的外周血,分离CD4+T细胞,使用CD3/CD28+IL2激活细胞,使用CTNNBL1慢病毒包装的sh RNA敲减CTNNBL1的表达,探究患者体内CD4+T细胞中内源性表达的CTNNBL1与病毒增值的相关性。11.收集未治疗患者的外周血,分离CD4+T细胞,使用CD3/CD28+IL2激活细胞,在逆转录酶抑制剂Efavirenz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培养细胞,检测CTNNBL1的表达差异,探究患者体内CD4+T细胞中病毒的连续感染对CTNNBL1表达的影响。结果1.通过HIV-1病毒整合酶IP沉淀获得了CNBP、CTNNBL1、LEDGF、HNRNPL和MAPRE1这5种蛋白质,但只有CTNNBL1具有抗病毒功能。2.在293T细胞过表达CTNNBL1能显著抑制HIV-1NL4.3病毒和HIV-2Rod病毒的感染能力,对SIVmac239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但对HBV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在Jurkat T细胞系和原代激活CD4+T细胞或静息的CD4+T细胞中,分别使用CTNNBL1 si RNA或sh RNA和sg RNA敲减CTNNBL1的表达,HIV病毒复制能力明显增加。3.CTNNBL1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293T细胞中HIV-1的整合,增加了2-LTR环状DNA的水平,总c DNA没有受到影响;CTNNBL1的缺失促进了HIV-1的整合,降低了293T细胞、Jurkat细胞以及原代激活CD4+T细胞和静息CD4+T细胞中2-LTR环状DNA水平,而无论在有没有CTNNBL1存在的情况下,病毒晚期逆转录水平都保持不变。4.CD4+T细胞激活后CTNNBL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CTNNBL1表达量在生理状态下可能与CD4+T细胞的激活状态有关。5.CTNNBL1与LEDGF/p75的相互作用,不依赖于HIV病毒感染或细胞的激活状态,也不依赖于HIV病毒的RNA或前病毒DNA。6.在LEDGF/p75表达缺失的293T细胞中,CTNNBL1不能与整合酶发生相互作用,过表达或敲减CTNNBL1的表达对HIV-1病毒的整合也没有明显影响,提示,CTNNBL1与整合相互作用及抗病毒作用是通过与整合酶的辅助因子LEDGF/p75相互作用实现的。7.CTNNBL1的C端而不是N端对其抗病毒功能和结合LEDGF/p75具有重要影响,CTNNBL1是通过其C端与LEDGF/p75相互作用的,CTNNBL1介导的对HIV-1病毒整合的抑制作用依赖于其C端结构域与病毒整合酶辅助因子LEDGF/p75的相互作用。8.HIV-1感染靶细胞后,细胞内的CTNNBL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RNA水平与未感染病毒的细胞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提示病毒可能通过细胞固有免疫或者细胞信号网络机制,诱导靶细胞降低CTNNBL1蛋白,进而成功造成细胞的感染和病毒的复制。9.蛋白酶抑制剂MG132能抑制HIV-1病毒感染靶细胞后CTNNBL1蛋白的降解,HIV-1病毒感染靶细胞后,细胞是通过蛋白酶体-泛素化降解途径降解CTNNBL1蛋白的。10.在健康志愿者、HIV感染未治疗患者和HAART治疗患者中,CTNNBL1的转录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在未治疗患者CD4+T细胞中,CTNNBL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毒载量呈负相关,与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和CD4+T/CD8+T细胞比率无相关性;11.在未治疗患者CD4+T细胞中敲减CTNNBL1的表达,产生的病毒明显增加,且与CTNNBL1表达呈负相关;12.在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病毒的传播感染会造成CTNNBL1蛋白水平的降低。结论1.CTNNBL1是HIV病毒的负性调控因子,其发挥作用的阶段为病毒的整合阶段。2.CTNNBL1是通过其C端结构域与LEDGF/p75相互结合,进而与整合酶相互作用最终发挥抗病毒功能的;HIV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通过诱导蛋白酶体泛素化降解途径降解CTNNBL1,进而拮抗CTNNBL1的抗整合功能。3.CTNNBL1与HIV病毒感染者存在疾病进展相关性,HIV感染未治疗患者CD4+T细胞中CTNNBL1的表达水平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病毒的复制水平与CTNNBL1表达具有负相关性,而病毒的感染导致CTNNBL1降解。
其他文献
目的: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人们所熟知的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导致的,会引起免疫系统功能严重缺陷的恶性传染病。HIV主要感染人的CD4+T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学位
目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是构成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发挥着强大的抗肿瘤及抗感染作用,它不仅能直接通过穿孔素及颗粒酶清除靶细胞,NK细胞还可分泌大量炎性因子及免疫调节因子发挥作用,招募其他免疫细胞参与抗病毒免疫。此外,NK细胞亦可诱导感染细胞发生凋亡。随着国际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免疫细胞功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各种慢性感染也会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衰
学位
背景: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我国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防控的重点人群。口服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作为一种基于证据的全球新型生物学干预策略,通过使用单一的或者复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从而降低HIV阴性的MSM人群感染HIV的风险。目前口服Pr
学位
目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如果病程超过6个月,则成为慢性胆汁淤积,后期会引起门管区纤维化,甚至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生[1]。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指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尽管熊去氧胆酸可作为临床
学位
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指CAG未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但冠状动脉末端血管延迟充盈的征象。临床研究表明,约80%-90%的CSF患者会反复出现胸痛,33%的患者需要再次接受入院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2.5%的患者预后不良,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死亡率的风险增加,可出现猝死等危重结果。同时,超声心动图等客观证据发现CSF患者的左、右心室的收缩功能均减低。因
学位
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是教育政策的一项重大创新,表征着我国学前教育又一个春天的来临。调查发现,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具体表现为:评定标准不明确,教育效率不高;融资渠道单一,单纯依靠政府经费支持;师资力量薄弱,权益保障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完善,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针对普惠性幼儿园现存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明确评定标准,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获得社会力量的扶持;三
期刊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目前,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结合术后放疗、以及替莫唑胺等药物的辅助联合治疗。虽然随着研究人员对于胶质瘤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但是总体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仍令人堪忧,据文献报导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小于10%。因此,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刻不容
学位
背景: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5倍,是国内外HIV疫情防控的重点群体。为全力控制MSM中HIV的流行,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被广泛应用于降低阴性群体的HIV感染风险。但在PrEP使用中停药行为十
学位
目的: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各类脊柱退行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基础,目前退变相关的发病机制仍未阐明,在椎间盘的研究中常以髓核细胞做为研究基础,在影响间盘退变的因素中最首要的因素为髓核细胞发生退变,从而引起相关病理机制的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发现微小RNA(micro RNAs,miRNAs)可对髓核细胞进行调控,引起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
学位
目的:自然杀伤(NK)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可在没有预先致敏或识别呈递抗原的情况下快速杀伤癌细胞或病毒感染的细胞,NK细胞亦可产生众多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从而发挥抗病毒、抗肿瘤的能力。NK细胞发挥效应功能与否主要取决于细胞表面免疫调控受体(包括活化性受体与抑制性受体)之间信号的动态平衡。目前,关于NK细胞免疫调控受体的研究已逐渐受到广泛的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