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将支链淀粉湿热处理使其完全糊化,再用普鲁兰酶酶解脱支不同时间(2h、12h、24h)后分别重置于不同温度(4℃、25℃、30℃、40℃)下重结晶,离心分离制备重结晶沉淀和上清。采用糖度计、扫描电镜、粒径分布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热重分析仪多种手段从重结晶过程清液可溶性糖含量、颗粒形态大小、结晶结构、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分子分布情况、热学性质多方面分别进行表征,来深入探讨脱支时间和重结晶温度对重结晶特性的影响以及根据这些信息来探讨其重结晶的规律。(1)通过对支链淀粉脱支在不同温度下重结晶,发现在低温(4℃)下絮凝速度快且沉淀得率高;冷冻干燥的颗粒均一且呈网状连接,形态较好。(2)支链淀粉脱支后上清中可溶性糖会随着重结晶的进行而参于到沉淀晶体的絮凝中,脱支12h后清液中初始糖量高,但是随着重结晶完成后几乎都参与到沉淀的絮凝;相同脱支时间下不同重结晶温度,随温度升高上清中可溶性糖消耗速度减慢。(3)脱支2 h的上清为小颗粒联结组成的片层结构,脱支12 h和24 h的上清呈光滑片状;而脱支2 h的沉淀结晶孔洞较大,随着脱支时间延长,结构变得更加致密紧实,结构中微球颗粒在脱支12 h大约达到250 nm。上清在4℃下,为光滑片状和少量圆棒状,温度升高则为大小均匀的圆形颗粒联结状而成的片状形态,而不同温度下得到的沉淀颗粒则均为大小差异不大的微小米粒状,随温度升高到40℃,颗粒接近微球状。支链淀粉脱支重结晶的沉淀晶体与原淀粉相比,粒径变小但是均一性变差。且脱支12 h于4℃下重结晶得到的沉淀粒径最小,离散程度最小,颗粒均一性最好。(4)支链淀粉脱支下的小分子重结晶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自组装产生更大分子量的淀粉分子。在4℃和40℃重结晶后清液中有组分单一的多糖。(5)重结晶沉淀物含有部分有序的晶体结构,而且较原淀粉相对结晶度随脱支时间延长而增大,焓值逐渐增大,脱支24 h结构最为有序;低温4 ℃上清失去淀粉结晶性,25℃升高到40℃结晶度也逐渐变大,沉淀晶型变为B+V,热焓值很大,达到42.29 J/g。红外分析显示沉淀结构有序性随温度升高增强,与XRD结果呼应。(6)热重分析显示脱支24 h后4℃重结晶上清的最大速率降解温度最小,最易被分解。沉淀的最大速率降解温度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上清则是随着结晶温度升高而升高。通过研究脱支时间和重结晶温度对支链淀粉重结晶特性的影响,了解到了一些支链淀粉重结晶的规律,为研究支链淀粉重结晶制备理想产物以及淀粉复合材料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