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以罗贝尔·埃斯卡皮为首的波尔多文学社会学派提出了“文学事实”的概念,主张运用社会学方法来剖析具体的文学事实,而不是单纯地对文学进行思辨式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文学出版这个文学外围切入,对翻译文学出版进行个案研究,以此探讨出版背后的文学因素。 具体说来,本文选取了两套大型翻译诗歌丛书:“诗苑译林”和“20世纪诗歌译丛”作为比较案例,通过对两套丛书中所涉及的译本组成、译者构成、译文质量、出版情况、诗歌环境、读者接受等诸因素进行比较,以探究“第三代诗歌运动”以来的中国新诗与西方翻译诗歌的相关因素——译介、出版、阅读、接受等——之间的张力,并试图提出“西方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 本文从生产(出版)、传播(流通)和消费(阅读)三个方面来搭建论文总体结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文本相关问题,对两套丛书出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第二部分讨论社会因素对文本传播(流通)的影响,即文学环境的变化对两套丛书所造成的影响。第三部分从消费(阅读)的角度着手,对“诗人译诗”现象的发生进行分析,并具体到两套丛书中,对“诗人译诗”在两套丛书中的不同体现进行了比较。在论文的结语部分,作者对所谓“影响的焦虑”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本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理论:文学社会学、译介学和读者接受理论。在文中出现的个案分析上,使用了新批评的“细读法”。此外,瓦尔特·本雅明的翻译观、哈罗德·布鲁姆“诗的影响”的观点都对本文写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