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融资双方互动话语的人际关系建构对比研究 ——以《创智赢家》和《合伙中国人》为例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g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际语用学在国外学界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语用学研究领域中的新趋势。人际关系是人际语用学的核心议题,重点关注交际双方对人际关系的管理,其中深受讨论的是Spencer-Oatey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关系管理理论缘起于交际中对礼貌的研究,是语用学语言产出的最新发展。该理论超越了关于面子和礼貌的研究,从语言产出的角度解释言语交际中人们如何管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本文以中美两则真实的商务融资节目《合伙中国人》和《创智赢家》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融资双方互动话语作为语料,一共收集并转写了其中各50组融资双方互动话语。基于人际语用学下面的关系管理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中美融资双方在融资过程中建构了哪几种人际关系?(2)中美融资双方是如何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运用了哪些语用策略?(3)中美融资双方在建构人际关系时存在哪些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通过研究,作者发现中美融资双方在交际的过程中一共建构了5种人际关系,他们分别是,主从关系,合作关系,不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以及冲突关系;在建构关系的过程中,中美融资双方主要通过管理以下三个方面来建构人际关系,他们分别是,面子管理,社会权利管理以及交际目标管理。(1)在管理面子时,融资双方用到的策略有:请求,解释,打断和插入;(2)在管理社会权利时,其策略有:身份建构,频繁地提问,建议;(3)在管理交际目标时,融资双方用到的策略有:使用条件句,妥协,比较,重复等;此外,由于中外融资双方在权力,距离以及面子方面的差异,会使得融资双方在使用语用策略建构人际关系时,也存在差异,本文将仔细阐释这些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本文中,融资双方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关系管理策略来增强或威胁融资双方的面子或社会权利,进而对人际关系的走向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之,本文对中美融资双方互动话语的研究,拓宽了人际关系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有利于融资双方通过恰当的关系管理策略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其他文献
人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隐喻的。政治话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隐喻,学者对于政治隐喻的研究也与日俱增。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政治隐喻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集中于对国外政治语篇、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以地方政府报告为研究的极少,特别是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隐喻的研究。由于《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是民众了解重庆市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在概念整合理论基础上融合积极隐喻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节选自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所著的《我们为什么睡觉:解密睡眠和梦的力量》(Why We Sleep: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的第一至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睡眠的最基本的运作机制,包括生物钟,昼夜的影响,时差的原理,以及咖啡因褪黑素等物质如何影响睡眠。了解这些基本原理有助于增进读者对睡眠的认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方正,形体复杂,对留学生来说难读、难认、难写,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难点。而汉字中存在的多音字,成为学习者的一大困难。学习者在学习多音字的时候,容易发错音或者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多音字,或者不知道多音字不同读音所对应的意义。他们可能误解该多音字的意思,造成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上的错误,进而影响汉语水平的提高。多音字读错音、会错意还可能引起交际
《HSK标准教程6》是与HSK考试内容、形式及等级全方位对接,是引导将参加HSK考试及汉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有效学习汉语的重要教材。一本好的教材应该接受各类大纲的考察,因此,本文将《HSK标准教程6》的生词及语法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以下简称《课程大纲》)中六级的词汇及语法项目表进行对比,考察其与《课程大纲》六级内容的匹配情况。本文主要采取对比研究法,对《HSK标准教程6》的生词
21世纪以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已逐渐成为各学科的热门研究方向,语言学家也对生态问题愈渐频繁关注。本研究针对“塑料海洋”的环境事实,选取25篇国内外权威网站如《经济学人》《人民日报》,CNN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对全球各地“塑料海洋”问题的报道为语料,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经验元功能与生态哲学观结合的理论框架,在生态哲学观的指导下,主要借助及物性系统分析过程,从语言本体、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一生著述颇丰,其公认代表作《人生的枷锁》奠定了他伟大小说家的不朽地位。本书自1915年问世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读者和批评家的广泛关注,并于1998年跻身20世纪百部英文小说之列。该书讲述了主人公菲利普·凯里通过对自我的不断探寻,最终摆脱各种枷锁获得精神自由的故事。随着广大读者及批评家对其评价的提高,国内外对于该小说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纵观国内外,大多评论家都是围绕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以
互文性概念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在互文性理论参照下,译文与原文本身就是一种互文关系。原文为前文本,译文则是它的生成文本。诗人译者进行创作时,之前翻译的文本成为前文本的一部分,则创作的文本成为翻译文本影响下的生成文本,翻译与创作也构成互文关系。本文借助费尔克劳对互文性的分类,对刘半农诗歌翻译进行外显互文性与成构互文性的分析。外显互文性指公开引用特定文本,主要分析原诗与译诗之间的互
本翻译报告原文选自《碳能源之后的世界:下一次全球城市转型》(Life After Carbon:The Next Global Transformation of Cities)一书的第一部分。该书由Peter Plastrik和John Cleveland共同编写,从介绍世界各地城市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进行的创新入手,详细介绍了气候创新实验室(Urban Climate Innovation Lab
自本世纪以来,不少中国科幻作品的外译作品得到了国际的认可,相关翻译研究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隐喻也一直为诸多领域的核心议题。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用另一概念域去理解某一概念域的系统性跨域映射,其间涉及概念整合与体认。与如火如荼的科幻作品创作和庞大的隐喻研究队伍相比,中国科幻作品的隐喻翻译研究却乏善可陈,鲜有学者研究中国科幻作品中隐喻的翻译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