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湖南省境内的湘西自治州,保存了一大片完好的古民居。其境内地势险要,群山环绕,河流密集。沈从文所书“青山一座接连一座,一条河水弯弯曲曲流去,山水互相环抱”,就是对湘西地貌的最好写照。湘西地区在澧水、酉水、武水、沅水、辰溪(入沅水)的“五溪”的蕴育下,呈现出了具有浓郁山水地域气息的空间场所、建筑形态。于是水与湘西村镇空间场所的关联性特征,成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中国古代神话有云:“大水居先”,认为先有水域后有土地;先秦的《管子.水地篇》更是夸张的写到:“是(水)以无不满,无不居也。”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原,没有水是不能居住的。当然我们并不是地理决定论观点的持有者,但是古人的观点从某一个侧面证明:没有水,人是很难居住与生存的。现代西方哲人卡西尔也说:“人都是依赖于他的自然环境的。”湘西丰富的水资源决定了湘西村镇与水的密切联系。湘西绝大多数的古村镇是从水域发源而来。我们可以从湘西的水域与古村镇分布关系看出,大流域附近必有重镇。在古代陆路交通不便利、以水运为主的情况下,若要大力发展手工业、加工业等商品生产,必须有便捷的水运,故“大河”之边产“大镇”。缩小我们的观察范围,从单个村镇来看,多数村镇或有河流经行、或有湖泊内含、或有小溪穿越,即使为了防御而迁至山顶的村庄,也会有山泉潺潺、井水泪汨。水不仅为生命存在之所用,人们还把水用于交通,当作屏障,化为动力。水的存在为生产、生活提供了可能。“靠山面水”,是我们选择村落地址的古老习俗。这里的水有静态,有动态;有开放,有围合;有引入,有屏障;表现各不相同。村落选址对水有着三方面的需求:一,对空气动力与循环的居住适应性需求,导致选址多三面环山、一面对水,且多居于河流内弯侧。二,对美好客观环境的心理性需求,导致选址多山川连绵、河流九曲。三,对自身家园的防御性需求,导致选址常采用河流、湖泊作为屏障。湘西村镇多与水相连相依,命名也彰显其密切关系:有把水域的形态直接用来命名的,如:清江村、龙西湖;也有把水域名称内含其中的,如:茶峒(河)、龙鼻嘴(河);还有原来是以水域命名、但在改革开放后改名的。改名的这类比较难查证,典型的例子是龙山县里耶镇附近的长春村,原名“长滩街上”。“长滩”指境内流经的一条小河,将此村落一分为二,“街上”是主村落,而河的另一边叫“河对门”。“东边无水不建宅,建宅无禄更济贫”——土家民谚。由于有了水域,于是有了水上小镇,出现了吊脚楼等建筑形式。湘西土苗自治州的建筑所独有的特色,与水文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水域对古民居建筑的构造及形式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建筑的分布、朝向与水有着玄妙的关系。湘西民居看似随意排布,其实不然。除了以水域为发源地外,由于风水学的讲究,每座房屋的排布、朝向都各有玄机。甚至有一批房屋都是按照水域的位置、参照卦位来决定建造的位置。临水、滨水、远水——建筑离水的远近,同样造成了建筑形式的差异。湘西村镇滨水而居,临水而筑;楼与楼相依,户与户相靠,楼巷之间,邻里之内,存在大量以水为主体元素的灰空间,给居民提供了大量的交往场所。如有一口水井,便可以洗衣、洗物,聊聊家常;如有一泓清泉,便可以取水,灌溉,戏耍嬉闹;如有一条长河,便可以对歌,放灯,相会桥头等等。以水为媒,人们在生活中交往,在劳动中娱乐,在交汇中融合。由水、构筑物之间形成的空间场所,融入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的物质活动及精神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生活和生产与水息息相关。各式各样的构筑物应运而生,饮用就要打井,过河就要造桥,运输就要渡口,灌溉就要水渠,加工就要水碾……形形色色的利用水资源、克服水障碍的构筑物,组成了各种专用场所。这些构筑物的存在,更好的服务了生产生活。湘西的水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水在不停变化着,深浅宽窄,地上地下,河流改道,随着地质、气象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着,这就迫使古村落跟着调整。除了自然的变化,社会也在变化。古时候运输主要靠水路,故发达之地区多为滨水码头或运河流经之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陆路交通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繁华之所迁移了。而最频繁是人为的作用,为了大型水电工程,出现了古村落的整体搬迁。这些变化也与水息息相关。湘西村镇与水结缘太深,枝枝叶叶渗透相连,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水与本地区文脉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关联。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酉水文化”。民族文化以水为界,酉水以北为土家文化,酉水以南为苗家文化,湘水造就了湘西建筑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