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理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流传至今的全球性理念和实践,也是新的政治运行方式和公共事务管理手段。探讨当代中国政府“运动式”治理模式,是对治理的中国式特色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一种充实。当代中国政府“运动式”治理模式以改革开放时代下的后全能主义政治形态为背景,以专项治理的方式进行,具有强烈的运动式治理取向,随着近年来多领域的公共问题的出现以及政府治理资源的不足等都为运动式治理提供了发展的土壤,使得运动式治理逐渐演变成政府最常见的一种治理手段。这种治理模式具有强烈的运动式治理取向,在重大紧急突发性事件上具有泛政治动员化的倾向,在一些影响恶劣、久拖不决、积重难返式的社会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则表现出泛经济化的倾向,在特定的问题和时间段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实践效能,但是其依靠强势行政发动和过度张扬工具的理性在网络化治理格局中劣势明显,需要回归常态态化治理。 文章整体是根据文献梳理-理论分析-个案厘析-对策建议的思路来布局。对当代中国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困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论文对专项“净网”行动进行案例分析,并对运动式“净网”进行效果评价,分析运动式治理在网络治理方面存在的劣势,进而上升到整个运动式治理的普遍特征,即权威的严肃、成本的高昂、流程的模式。同时通过效果剖析得出运动式治理当前存在的困境:运动与稳定的矛盾、守法与不法的矛盾、形式与实质的矛盾、短期与长效的矛盾。既然运动式治理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就需要对运动式治理的困境的克服机制进行探索。因此,运动式治理的困境的克服研究,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那么,如何解决运动式治理的这些困境?又如回归常态化治理?对于常态化治理的回归构建,文章先是对现有运动式治理模式的规范的分析来作为常态化治理的前提。运动式治理模式的规范具体探讨了三项措施:建立运动式治理的制度框架;规范运动式治理的适用范围;加强运动式治理的评估终结。其次,以消除运动式治理产生原因为构建常态化治理模式之基础。同时进一步研究常态化治理模式的推进方法:一是增强常态化治理的资源储备;二是提升政府协同治理能力;三是拓展多元主体参与渠道。这些都是以常态化治理模式的理论解读为基础的。 总之,对当前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困境以及克服机制的探究,推进运动式治理的常态化,使常态化治理更加普及,成为一种稳固有效的治理模式,是探索真正的治理转型之道的有力依据,有利于树立政府形象、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建构国家权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