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庭审会话是非问句语调特征及其话语功能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庭审问答是法庭审判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通过问答查明案件事实,是庭审最重要的任务。诉讼双方可以从控诉和辩护的不同角度对被告人和人证等进行信息发掘和质疑,以验证其真实性。这都可以在交叉询问中体现。其次,解决利益冲突。被告人和辩护人可以通过问答互动进行辩护。再次,法理释明。在事实确定的基础上,庭审必须解决对案件性质和被告人刑事、民事责任的认定及法律适用的问题。因此,研究庭审问答就是关注庭审中最有活力、最有规律的核心部分。  庭审就是通过庭审调查和辩论,查明案件事实并释明法理,其目的是为了公正合法地处理案件。而为了实现审判的客观、公正,以及使庭审能够较快的推进,使案件得到及时的处理,第一,要求法官和公诉人掌握一定的发问技巧去获取所需的信息。民事法官、刑事法官和检察官在庭审中发问的目的是获取真实和无认知错误的证词。第二,这就需要让被询问人感觉“舒服”,所以发问就要遵循所有法律领域均适用的基本询问知识和重要原则:被询问人掌握询问人想要了解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去关注答话者如何回答。  因为在口语交际中,语调对信息意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同的语调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本研究以当代中国庭审问答为研究对象,以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语调信息焦点为切入点。对庭审会话过程中的是非问句的语调特征和话语功能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庭审对话中是非问的语调特征及话语功能有哪些?  (2)不同角色之间采取是非问所体现的话语功能有什么不同?  (3)是非问句中不同的焦点类型是否会导致不同的话语功能?  本文以26场CCTV12《庭审现场》栏目和4场官方微博庭审直播视频为语料,借助Praat语音分析软件,以及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庭审会话中是非问答语的语调特征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1)庭审中是非问句的主要功能分为三类:程序性发问;实体性询问;策略性询问。(2)在发问的过程中,公诉人的是非发问功能分布较多,既可以进行确认、强调,同时也可以进行质疑或指责。相比,辩护人发问更多的是进行确认和提醒被告注意自己的回答。(3)是非问中含有对比焦点时,全句音高变化明显,在对比焦点处音高达到最大,音域最宽,其话语功能较多表示为:强调、质疑、提醒、反驳及要求修正;在语义焦点处音高没有明显变化时,表示求知询问;在语义焦点处达到最大时,更多地用于表示指责、顺应等功能。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与国际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国的电影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英语影片大量地涌入了中国电影市场。考虑到字幕翻译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这一问题,为
翻译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转向”至今,研究者从文化视角对翻译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丰硕的研究成果。女性主义、性别和翻译的有机结合是这次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