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两个维度对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展开分析:一个维度是规模分析,研究高等教育的规模是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人员的就业影响;另一个维度是结构分析,分析高等教育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性、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匹配性,计算分析各地区高等教育的比较效率。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相对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国际平均水平、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高速增长的经济态势、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而言,中国高等教育的相对规模并不过度。(2)中国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不过度并不意味着还要继续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应该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将发展重点放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上。(3)中国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正向作用,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贡献率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低。(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和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总体呈递减趋势,一般就业弹性系数和高等教育弹性系数在减小。但第三产业的一般就业弹性和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有较大增加,对高等教育人员的就业需求有很大的增长潜力。(5)高等教育人员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匹配程度较低,并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与三次产业结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6)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的技术效率总体比较稳定,纯技术效率变化幅度不大,但相对规模效率变化较大,不少地区规模效率在下降,规模递增的地区数量在增加。(7)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脱节问题,部分地区存在高等教育发展滞后或过度现象。
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1)要坚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调一致、基本协调。(2)要坚持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压力将长期存在,要制定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坚定走下去。(3)要切实加快服务业发展。减少政府干预和管制,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服务业整体规模迅速壮大。(4)要加强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高等教育的办学能力,或者让经济条件更好的地区代为培养人才,避免出现明显的高等教育过度或滞后现象。(5)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
本研究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下,综合利用了比较先进的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当前特殊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创新表现在:
一是分析研究框架比较新。以往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规模的分析,本文则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规模协调性方面考察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国际比较和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等,在协调性方面考察了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就业的匹配性、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了地区间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匹配程度以及高等教育的比较效率等。这种分析研究框架是首次提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条思路。
二是研究视角有创新。在分析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以往的文献多是集中于分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的贡献,即把高等教育人员作为一个普通劳动力投入后的剩余贡献,本文认为严格区分比较困难,把整个劳动力分成两个部分,即一般劳动力(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和高等教育劳动力,因而研究的视角为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分析高等教育的就业效应方面,以往类似研究较少,而且多采用2000年以前数据,本文应用了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以前相关资料进行了分产业、分行业的研究。应用DEA方法研究高等教育效率的研究在国内很少,并且都以单个学校为样本,而不同类型的学校样本个体差异较大,效率可比性不强,本文则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对象,可以较好的避免样本误差。
三是综合应用了较多的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突出实证分析。基于DEA方法分析比较了中国地区间高等教育的比较效率;应用因子分析法比较中国地区间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基于分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计算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应用回归分析建立反映高等教育规模国际平均水平的计量模型等。综合应用这些统计分析方法,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中很少。
四是得到了一些新的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相对规模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呈现出地区差异;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在区域间总体不高;区域间高等教育的比较效率总体稳定,纯技术效率差异不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率的差异上等。其中有些观点和结论为首次提出。
此外,本研究还应用了较全的统计数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对2004年GDP进行了重新核算,对1993年以来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国内目前同类研究大多使用2005年以前的统计数据。本研究采用调整后的统计数据,应用1990年、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1995年、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农民工快速调查汇总数据以及教育部有关统计资料,以及相关公开出版的统计资料,数据比较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