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同意至少在短期内,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此货币政策成为了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样,在我国的实践中,货币政策一直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理解货币政策是怎样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当前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类:货币观点与信贷观点。对“货币观点”所强调的利率渠道、相对价格渠道及汇率渠道等,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持肯定的态度,而对“信贷观点”所强调的信贷渠道存在与否则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这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因此研究信贷渠道在我国是否存在这正是本文的主要课题。基于以上的思路,本文的内容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引言。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及结论等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第二部分为关于银行贷款渠道的文献综述。首先本文指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可分为两类:“货币观点”、“信贷观点”。在对“货币观点”进行简要介绍后,本文集中对“信贷观点”所强调的信贷渠道进行阐述。信贷渠道理论产生的渊源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传统的“货币观点”对于货币政策的放大效应、时效性及支出效应的构成等方面,并不能做出全面的、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就使得经济学家试图在“货币观点”之外寻找其他的渠道以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出更充分的解释。并且随着不完全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信贷渠道理论得到了理论的支持而逐渐成熟起来。信贷渠道理论又可分为银行贷款渠道和广义的信贷渠道即“金融加速数”机制。本文主要研究银行贷款渠道。从理论及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说明。银行贷款渠道理论强调了银行信贷的特殊性质和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认为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将会引起了银行准备金头寸的变化,进而引起银行部门对资产负债进行调整,由于缺少存款的较为相近的替代品,银行不能完全抵消准备金的减少,那么这种调整势必引起银行信贷供给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缺乏相近的银行贷款替代品,其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决定了其可得的贷款会因银行信贷供给的减少而减少,这种变化又势必使得企业减少对生产与投资的投入,从而减少总需求,总产出也随之减少。银行贷款渠道从银行信贷的供给方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行分析,而不同于以往从信贷的需求方来进行分析,这样就突出了银行及银行信贷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进而,本文对银行贷款渠道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归纳,指出存在着信贷配给理论、CC-LM模型及异质性银行资产组合行为模型等等几种理论,并对这几种理论进行简要地论述。对银行贷款渠道进行实证研究存在着两种方法:使用总量数据进行检验;使用非加总数据进行检验。继而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说明,指出前者是早期的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并因其存在“识别问题”的困扰而逐渐被使用非加总数据进行检验的方法所替代了。本文对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对国内关于银行贷款渠道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指出这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即都是使用总量数据进行研究,这样就存在着“识别问题”,从而降低了其结论的说服力。第三部分是对关于银行贷款渠道模型的论述。这个模型是在Kashyap、Stein (1994),索彦峰、陈继明(2008)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含异质性银行资产组合行为的局部均衡模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证实银行层面的资本市场不完全性能够形成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并且这种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不同银行的资产组合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不同。最后,模型推导出两个用于验证银行贷款渠道存在与否的推论。推论1: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下,不同银行的贷款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对于本文来说,由于股份制银行的边际融资成本相对较大,因此其进行外部融资的能力与意愿都不大,故可以判定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下,股份制银行的贷款所作出的反应要更为强烈。推论2: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下,不同银行的证券投资的幅度幅度也不同。基于同样的原因,对于本文来说,可以判定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下,股份制银行的贷款所作出的反应要更为缓和。第四部分是对本文进行实证研究所使用‘的数据进行说明的。这一部分包括两个方面:对银行方面数据的选择及处理;货币政策指标的选择。银行方面数据的来源是《中国统计月报》,本文使用了其中的贷款、存款、证券投资等变量,这些变量都含有季节性的,因此本文采用X-11方法对这些变量进行了季节调整,同时为了减少变量序列的波动性,本文又对调整后的序列做取对数处理。货币政策指标的选择,本文综合比较了相关研究后,选择了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衡量指标,进一步,本文研究的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银行资产组合的影响,因此本文也对M1的增长率进行了处理。首先对M1增长率序列进行H-P滤波,得到了其趋势,然后用原始的M1增长率减去趋势增长率,得到的就是M1增长率对其趋势的偏离,同时将那些大于零的值剔除掉(即将大于零的值用零进行替换),最后得到的序列GM1_即为本文使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实证检验分析部分。这一部分包含着三个小节。首先,本文对银行贷款渠道存在的两个前提条件(对银行来说,其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一方缺乏存款负债的较为相近的替代品;对企业来说,缺乏银行贷款的较为相近的替代品)进行验证,以检验这两个条件在我国是否得到满足。实证的结果表明这两个条件在我国是成立的。其次,本文开始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银行资产组合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使用了两种计量方法:脉冲反应分析;回归估计分析。在进行脉冲反应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银行贷款、证券投资、真实GDP及货币政策指标GM1_的VAR模型,并且使用ADF检验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得到了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的,因此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两组银行的这些变量都存在着协整关系。然后,本文对两组银行的VAR模型进行滞后期检验,指出模型的滞后期均为4期,同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都是稳定的。在上述检验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脉冲反应分析,得到了两组银行的贷款及证券投资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反应图。参考Ruby P. Kishan and Timothy P. Opiela (2000)等,我们建立了计量模型对不同银行贷款及证券投资组合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进行估计。第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对本文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首先,根据本文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1、银行贷款渠道存在的两个前提条件在我国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2、根据脉冲反应的结果,我们看到了非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在面临紧缩货币政策的冲击而做出的反应,与股份制银行的相应变量在相同冲击下的反应是明显不同的。另一方面,从回归估计分析的结果来看,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所作出的反应要比非股份制银行贷款所作出的反应更为敏感。故这两种计量方法都证实了推论1,这就为我们的观点即银行贷款渠道在我国是存在的,提供了证据支持。3、对于证券投资来说,无论是脉冲反应分析还是回归估计分析,我们都无法很好地验证我们的推论2。然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是有着其现实依据的,基于我国银行业的现实情况,我们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诚然,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数据上。首先是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虑的样本区间只有七年,样本的长度不够,同时在对我国银行的分类上,本文只能将我国银行分为股份制与非股份制两类,而无法像国外研究那样从规模、资本化程度及流动性状况等进行分类,这些都势必会对本文的结论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作为本文的结尾,本文亦给出了相关的几点政策性建议。总的来说,与现有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工作在以下几点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与创新。第一,系统的研究了银行贷款渠道理论。本文在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提炼,较全面的阐述了银行贷款渠道理论的内容和目前的发展概况。第二,本文使用了我国分组的银行信贷数据进行研究,从而避免了使用总量数据而产生的“识别问题”的困扰。第三,使用了两种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在对不同银行贷款及证券投资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进行脉冲反应分析的同时,本文也对不同银行贷款及证券投资组合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进行回归估计,从而保证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