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在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社会中作用逐步彰显。在国债市场上,收益率曲线的变化反映出市场资金的短期供求状况和长期资金的风险溢价变动,就宏观经济层面而言,作用于短期利率的货币政策对长期经济目标产生影响需要依赖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长短期利率传导机制来实现,这一传导机制既是用来解释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的传统理论1,又是在货币政策操作变量和最终目标之间进行传导的中间过程,因此国债收益率曲线能够成为连接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中介指标。
本文在探讨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兼论了把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来观测的可行性问题,在文中的部分章节我们也提出这两个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等同的观点,本文的可行性是指通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指标关系的讨论来验证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三性”(可测性、相关性和可控性)特征,并且说明了国债收益率曲线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基于对利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理论的认同,而作为利率的替代指标补充出现的。
为了论证上述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结合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把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经济增长和通货目标,以及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等操作指标,包含在讨论的范围以内,对这些变量和国债收益率曲线之间的理论联系进行论述,认为货币政策变动导致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动,但货币政策是通过国债收益率曲线向最终目标传导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动往往能反映出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然后,本文使用2006年10月到2009年12月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和经济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用提取主成分的方法把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动形式概括成三个主要的潜在因素,即水平因素、斜率因素和曲率因素,再使用Granger 因果检验来判断在各变量序列和潜在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并使用分布滞后模型对存在因果联系的各序列做静态分析,得到各潜在因素引起或者受到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最后通过建立包含潜在因素和宏观指标的宏观-金融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图对各变量间的影响情况做动态分析,得到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变量、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间的变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