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晚清翻译热潮中,西方传教士在介绍西学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西方基督教文学的汉译却缺乏研究。《天路历程》是晚清基督教汉译小说的代表作,其影响力历久不衰。其中,传教士胡德迈的汉译本《胜旅景程正编》本土化翻译特色明显。由于译者用中文来翻译西方基督教色彩浓厚的作品,不可避免地要跟中国的历史、文化、文学传统接轨。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译者对原作进行了改写,呈现出明显的本土化倾向。然而,对该版本的研究,除了在少数文学学者撰写的晚清西学东渐著作中简略提及外,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鉴于此,本文运用翻译改写理论,从诗学改写视角分析译本呈现本土化倾向的方法和目的。本文指出,置身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处境之中,汉译本为了照顾目标语文化的可接受性,呈现出本土化的诗学特征,集中体现在对小说情节、人物和评论的改写中。首先,《胜》中的故事情节被赋予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并为了突出故事的真实性,将故事置于中国的时空和场景中讲述;其次,通过增强对人物的描述和修饰,联想中国本土文化,《胜》中的人物被置于儒家文化的背景下重新塑造,以减少中国读者对基督教作品中人物的陌生感;最后,《胜》一方面添加中国小说评点方式,援引儒家经典为这部基督教作品披上儒家的外衣,另一方面译者充当晚清评点者,将对人物、情节的评论寓于叙事之中以加强译本的道德教化。在这三方面的改写中,《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小说和文化诗学的影响。通过借鉴中国传统文学资源,译者将一部十七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小说移植到十九世纪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以中国人熟悉的文学形式来普及和传播宗教思想。这种基于中国本土文学传统的改写,对当代宗教文学翻译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