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氩氦刀在空气及水中温度响应曲线,在水中形成冰球的情况,对体外培养肺癌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及冻融后的肺癌细胞对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免疫介导作用。在动物实验中,观察氩氦刀对大白兔肝脏、肺脏及颈动脉的冻融效果。在临床应用中,观察氩氦刀对肺癌的即刻冻融效果、不同时期肿瘤的变化,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存活时间等。 方法: 1、空气及水中实验:将多个热电偶用透明胶带固定在氩氦刀的刀杆上,分别记录超导刀在空气及水中的温度变化及刀前端在水中形成冰球的大小。 2、对体外细胞的作用:用氩氦刀直接冻融体外培养的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用光镜观察其形态的变化。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DCs),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淋巴细胞(TCs)。 实验一:癌细胞凋亡实验分三组:(1)TCs组;(2)TCs+DCs组,(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组,将事先受冻融肺癌细胞刺激的OCs加入TCs共培养。在上述三组细胞中分别加入正常生长的NCI-H446细胞,再共培养三天后,分别用光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三组癌细胞凋亡情况。 实验二:杀癌细胞活性实验,分三组(1)TCs组,(2)TCs+DCs组,(3)CTLs组。上述三组细胞内分别加入用同位素51Cr标记的NCI-H446细胞,37℃孵育5h后,取上清液测每管的放射值(cpm),推算杀癌细胞活性。同时,用光镜观察三组癌细胞中有无凋亡。 3、动物实验:大白兔麻醉后,分别暴露肝脏和右颈动脉,将缚有热电偶的氩氦刀插入肝脏和动脉旁,观察冰球形成情况和动脉的变化。 3、临床应用:237例肺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靶向治疗278例次,治疗病灶307个。术中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视心率、血压等的变化,术后5~10分钟再次CT扫描,以观察冰球大小及有无气胸等并发症。术后不同时段复查CT、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病理及患者存活情况。 枉S二山修学院博卜论义 氖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基础及临床州‘究 — — 结果:本研究首先验证了实验机器的性能,在空气实验中发现 当氖气厂始冷冻时,刀尖温度迅速降至一130OC左右,并保持稳定。 月尖部位的温度下降最快、温度最低,刀杆外壁其他部位温度也介。始下降,但速度稍慢,距离刀尖最远的监测点(离刀尖scm)处稳 定温度大约为一 20 OC。实验中,明显看到刀杆前端结霜,而刀杆后_ 端则无此现象发生,基本保持在室温。在水中实验发现,刀杆的温 度变化与在空气中相似。当氖气降温时,刀尖的温度迅速下降,l 分忡后稳定在-1m℃,远离刀尖的部位温度下降稍慢,同时看到刀 杆汕端逐渐形成冰球,3分钟左右冰球可达4xhm。当氦气升温时, 冰球又可在工分钟左右迅速融化。山此验证了氖氦刀制冷或加热只 局限在超导刀的前端,刀杆具有较好的冷热绝缘性能。在动物实验 中山发现,氛氦刀冷冻兔肝脏可使肝内形成冰球,随着时间的延长, 冰球逐渐扩大。氦气升温后,冰球逐渐融解* 氟氦刀对体外培养的小细胞肺癌细胞有明显的灭活作用。氟氦 刀处理后即刻观察癌细胞,可见胞浆破裂,细胞核溶解,继续培养 Z4小时,可见癌细胞完全坏死。单纯T*s或无细胞毒的TQ刺激 ’l”淋巴细胞的DCS未受冻融癌细胞刺激),并不引起明显的肺癌靶细 胞凋亡,只有受冻融肺癌细胞刺激的DCS激发T淋巴细胞后,产生 的C*J。才会引起明显的肺癌靶细胞凋亡,在光镜和电镜下可见凋 亡的癌细胞和胞内的凋亡小体。同样可观察到,单用TCS或无细胞 毒的TrC。(刺激T淋巳细胞的DCS未受冻融癌细胞刺激)对肺癌细 胞无u显杀伤活性,只有OCs受冻融的肺癌细胞刺激后,才会激发 CTI。。产生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由此可见,经冻融破坏后的肺癌细 胞,其溶解物可作为一种肿瘤全细胞抗原致敏DCS,有效激发特异 性瞩1。,引起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免疫介导的作用。 临床应用:氖氦刀术后即刻0丁扫描显示,氟氦刀形成的冰球 攫盖肺内肿瘤的面积(疗效)与肿块大小及部位有关。124例直径 44 cm的肺内肿块,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96厂%,显效率可达96.0%, 而 183例直径。4cm的肿块,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79.6%,显效率达 607%。手术过程较安全,术中仅有25.9%的患者出现一过性轻度 血厂升高,无1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59石%患者少- 量咯l.〔[[,发热35.30,气胸29.lO和胸腔积液6.10等。 术后1周士右肿瘤增大,约3/4可见空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