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文学界,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大批年轻女作家得以登上文学舞台。翻开彼时上海的文艺杂志,除了备受瞩目的张爱玲、苏青以外,施济美、汤雪华、程育真、郑家瑷、邢禾丽、杨琇珍、俞昭明等女作家的名字出现的频率也非常密集,她们便是当时在上海青年读者中享有盛誉的“东吴系女作家”。由于自身和时代等多重原因,东吴系女作家一度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直到九十年代才有研究者开始关注。近几年来对于东吴系女作家的研究开始增多,但多是把她们纳入到海派文学或者市民文学的版图中加以研究,针对东吴系女作家的独立研究仍旧十分少见。可以说,对东吴系女作家的研究虽已起步,但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开拓。本文以东吴系女作家的小说为核心,从题材、思想、艺术三个方面入手,试图在尽可能全面地描绘东吴系女作家小说创作面貌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她们的创作特色。东吴系女作家的小说大多写她们所熟悉的爱情和女性,但她们的此类书写能够不落窠臼,尤其在思想上有其独到之处。此外,她们也努力拓展题材,她们的现实和底层书写注重人性,富于人道主义的关怀。由于出身和教育的原因,东吴系女作家同时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她们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进行有选择的接受,形成了她们纯洁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她们的这些思想很自然的体现在她们的小说创作中,构成了她们小说作品的思想旨归。她们小说最醒目的艺术特色即是“美”,她们力图在小说中展现美好的思想和感情,竭力避免丑恶,为了与美的主题相适应,她们的小说形式也是美的,是抒情和散文化的。乱世创伤性的生命体验使她们往往乐于为故事编织悲剧结尾,加上她们在审美倾向上偏好缺憾美、残缺美,使她们的小说透出感伤的感情基调。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是对东吴系女作家的外部研究,是全文的基础,通过对史料文章的分析总结,厘清这一作家群体的成员构成,分析她们出现并得名的原因,对她们的生平和创作情况作出粗略的勾勒。第一章是题材论,将东吴系女作家主要的小说题材分成三大部分,分析她们在书写不同的题材时写法和思想上的差异。第二章从东吴系女作家所受教育情况等入手,分析她们主要的思想渊源,并论述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在她们的小说创作中。第三章主要从文本层面上对东吴系女作家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