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奈达的动态对等原则或称读者反应论把翻译理论研究的视点从原文本引到接受者一方,强调译文在表达形式和文化上都要纳入目的语规范,主张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并以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来判断译文质量。这些引起了很多争论甚至否定。那么,读者因素如何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呢? 本文肯定了接受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地位,认为接受者因素应从读者群的能动作用和接受文化语境的制约作用来考虑。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然要或多或少地考虑读者的存在,读者因素在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中起到参照和制约作用,我们概括为读者参照现象。选择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是译者为读者考虑的表现,是译者文化态度的表现。文章从英汉习语的翻译来加以论证。习语中的形象和意义是习语翻译的重点,处理的方法有直译,借用和意译,从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的角度考察,可以看出异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具体方法常常是翻译习语的较好的方法。首先,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姚斯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在不同的时期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实现。伊塞尔把读者分为潜在读者和实际读者。对于译者来说,译文读者应该是他的实际读者,他必须考虑到实际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翻译活动经历了译者作为原文本第一读者和最终译文读者的两次接受过程,原文和译文的对等的翻译标准只能是相对的,同时这更突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其次,译者理解的原文要转换成译文并得到目标读者的接受,免不了受译语文化这一客观的接受环境制约。文化的渗透性,兼容性,民族性和干扰性造成了翻译的困难和可能。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及文化情境,译者常常要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来达成译文和译文读者的视野融合。<WP=7>从中国历史上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可以看到读者参照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选择。佛经翻译的直译与意译之争,严复和林纾从目标文化出发采取归化策略,鲁迅为给汉语输入新的表现手法主张异化策略,并分出翻译的读者层。这些读者参照表现出两个特点:妥协性和进取性。一方面具有向译语文化妥协的特点,表现为适应读者的固有语言和文化习惯,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另一方面具有向译语文化积极进取的特点,表现为向读者输入异质文化,以便达到给译语读者群原有的文化结构带来异质因素,表现异质语言和文化特征,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由此出现了在文化层面上的归化和异化和语言层面上的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这两对翻译策略和方法引起了持续的争论。奈达主张读者反应论被认为是归化论的代表,受到很多学者的批驳。本文的分析认为奈达的读者观强调了语言上的参照而忽略了读者的文化期待视野,读者参照并不能单一的强调归化策略。从读者参照的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为解决归化与异化及直译与意译之争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两种策略或方法是辨证统一的,策略的选择反映了译者的读者参照和文化态度。本文以汉英习语的翻译为例进行了进一步论证。汉英习语的对比说明各自习语具有强烈的语言特色和文化特征,在翻译时传达习语形象非常重要。贝克认为习语翻译的困难在于:无对应习语;形式相似而意义不同;形式相似而意义不同;所运用的文体类型不同。从读者参照角度来处理汉英习语的翻译大致有三个方法即:直译;借用;意译。其中,直译保存形象,一般在不引起文化冲突的情况下使用,能传达语言和文化特征;直译加注补充形象能保存形象和促进理解,但打断了读者阅读的连贯性;直译加意译在文内解释补充形象能保证可理解性但常受文内解释的空间限制;相互借用转换形象在汉英习语有重合相似的习语时才能使用,易于读者理解,但应避免过度归化,以免造成读者的文化误解。意译省略形象,有利于处理文化障碍,易于读者理解但不得不丧失习语的语言文化特色。总的来说,以上的翻译方法各有适用范围。译者应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和方法。由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能动作用,有着求新求异的心理和文化期待,采取异化策略和直译的方法常常是可行的。读者参照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角度。<WP=8>读者是一个变量。他们对原文或译文的反应会随着各自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及影响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因素,需要进行系统和辨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