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以救国救民、思想启蒙为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吸引了无数学者从各个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翻译的社会性本质出发,探究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贡献,或者说,功能。长期以来,翻译研究一直囿于文艺、文化和语言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缺乏全面认识。翻译作为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和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具有社会性的一面。翻译的主体,即译者,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翻译的客体,即文本,在社会中产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翻译的媒介,即语言,是社会生活交流的工具。以及翻译传递的信息,包括文化,都具有社会性。因此,社会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之一。从这个角度研究翻译,将成为翻译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翻译的存在与发展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翻译之所以成为各种社会形态所必须的创造性活动,正是因为它具有的实用的功能。例如,交际功能,文化蓄载与传递功能,社会调适与变革功能以及教化和认知的功能。但是,在不同社会,甚至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翻译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在中国,鸦片战争以后,频频发生的外族入侵加深了民族危机。面对一系列内忧外患,无数仁人志士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先后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通过翻译,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使中国近代工业体系得以初步建立。这些翻译作品还介绍了西方政治文明形式,使古老的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君主立宪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后,获得了向近代民主政治转变的契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作品的翻译和宣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备,在其领导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胜利。中国人民也从翻译作品中了解到科学、民主、自由、个性解放,个人权利等新思想,从封建统治的思想桎梏下解放出来,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翻译,中国文学家见识到新颖的西方文学样式,从中汲取语言、文学的双重营养,在创作中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使其成为书面用语,使得口头语与书面语得以统一,现代汉语初步建立。并且,通过引进西方的文学式样,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小说和诗歌的面貌,创造出现代戏剧和儿童文学等全新的文学式样。种种进步正是这一时期翻译活动的功能的具体体现,其结果是加速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近代翻译活动对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明,翻译活动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社会需要,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功能。当前的中国社会与近代内忧外患的情形已截然不同,因此对翻译的需求也大相径庭。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翻译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项基本服务之一。商业化、市场化成为当前翻译活动的新特征,行业化趋势日趋明显。翻译质量越高越好,翻译价格越低越好,而翻译时间越短越好,已成为当前社会对翻译活动的基本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当前翻译服务的重点在于:一是开展多语种翻译服务;二是加强中翻外翻译;三是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口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