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335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既有一般文学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显著特色。儿童文学有独特的语言特征,以儿童为中心同时具有教育功能。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强,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不断的涌入国内,增强了不同国家儿童之间的交流,现在儿童文学已经成为了儿童间交流的一个重要中介。由于不同国家的儿童在语言和社会文化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儿童文学的翻译变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阅读水平和接受能力也不能一概而论。鉴于儿童文学的这些特点,儿童文学译者在翻译时应当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水平,注意那些影响翻译的诸多因素。具体说来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儿童文学的语言,语境以及时代因素以及如何将原著成功地展示给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读者。因此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以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皮亚杰的儿童认知阶段理论,以苏农翻译的大陆版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彭倩文翻译的台湾版本《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两个中译本为例,运用描述性方法从顺应论的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客体顺应两个研究维度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研究译者是如何将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结合,在翻译过程中做出选择和顺应的,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基于顺应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作者从两个译本中选择了大量的例句进行了对比分析。译者首先从文化层面入手,从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角度对比了两个译本。然后从明喻,暗喻,夸张,双关,拟人的修辞角度探讨了对儿童认知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最后作者从语音,词汇,句法这些语言层面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出的选择和顺应。本研究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做出选择和顺应?译者为了更好的顺应儿童的统觉背景,在翻译中具体运用了哪些翻译方法和策略?顺应论可以用来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顺应吗?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在语言和语境层面做出顺应;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译者在翻译时可以适当的采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本研究运用顺应论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顺应论对儿童文学的指导作用。同时为儿童文学的翻译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其他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新一代中国人实现富国强国复兴之路的阶段性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教育。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近来 ,中国证监会加大了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众多违规案件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着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是妨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从 1
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培养。本文在探讨构建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信息类专业教学模式
食品安全溯源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食品溯源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可能。特别是条码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可以对食品原料的生产
人类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现代生产和物质文化造成了人类心理压力增大和体力活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高校新入职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培训管理三个方面揭示高校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培训需求的总体情况和特征,并结合工作实践,对相应问题
本文通过对国外学者的关于风险的定义的分析,提出了对他们的风险分类的质疑。从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风险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二阶段风险发展模式,提出了风险管理的阶段
方方的小说着眼于初步获得解放的女性 ,从人物的生活经历、文化观念和意识出发 ,深入地揭示了女性生存的错位状态 ,讲述了女性追寻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剧命运。她分别描写了女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以下问题:老年抑郁、焦虑、认知功能的现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与生活习惯的关系、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关系;老年抑郁、老年焦虑与认
随着欧洲竞技羽毛球的实力下降,亚洲的强势发展,原本欧亚对抗的格局已被打破,世界竞技羽毛球发展出现一种项目失衡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着世界羽坛,对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开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