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无论是消化科医师、变态反应专科医师,还是免疫学专家在临床工作中都可能会碰到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病(EGD)的病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病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和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EC),主要是以胃肠道炎症症状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道为特征的一组胃肠道疾病。随着胃镜、肠镜检查的普及,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国家对此类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和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相对较多,有关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报道仍较少,尤其是儿童病例。但是因为该病发病率低,还是归因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造成漏诊误诊,值得进一步探究。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是一种食管慢性免疫性炎症疾病,最早是在1978年由Landres等报道,然而儿童EoE最早是在1995年由Kelly首先报道,随后国外文献报道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报道呈逐渐增多趋势。Soon等进行Meta分析发现最近20年儿童EoE发病率从0.2/100000增加到43/100000。由于地理位置差异,不同国家发病率报道不尽相同,而目前国内关于儿童EoE的报道极为罕见,尚不清楚具体的发病率。过去的几十年里,尽管有较多关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报道,但仍未明确,可能与过敏反应相关,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该病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成人往往以吞咽困难、食团嵌顿为典型症状,较易识别;而在儿童患者中,其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易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混淆,临床上极易被误诊。胃镜及食管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EoE的金标准方法。儿童时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本病的预后非常关键,避免病情进展导致食管纤维化、食管狭窄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提高对儿童EoE的认识。研究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和国内外文献复习,探讨儿童EoE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其进展。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治疗的22例EoE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胃镜及组织病理学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系统检索文献并复习报道的类似病例,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结果:(1)临床资料:22例EoE患儿,最小年龄为5个月,最大年龄为13岁,各年龄均可起病。临床表现以呕吐、腹痛最常见,分别占45.4%、40.9%,也可表现为反酸、恶心、呕血、纳差等症状。(2)胃镜下及病理:胃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粗糙11例(50%),黏膜充血、糜烂6例(27.3%),纵向裂隙5例(22.7%),环形隆起3例(13.6%),颗粒状隆起3例(13.6%),正常黏膜3例(13.6%);组织病理学表现均为食管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且EOS≥15个/HP。(3)实验室检查结果:1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13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计数升高(61.9%),其中比例在6-15%共10例,比例超过15%共3例。(4)过敏史:22例患儿中共7例存在过敏史,占31.8%,其中4例患儿有过敏性鼻炎病史,2例患儿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例患儿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然而上述7例过敏性疾病病史的患儿中有1例患儿有牛奶过敏史,2例患儿牛奶鸡蛋过敏史,2例有花粉过敏史。(5)治疗缓解情况:16例患儿经奥美拉唑治疗后好转;2例患儿经奥美拉唑联合顺尔宁治疗后好转;1例经抗感染、西米替丁治疗后腹痛、关节痛症状无缓解出院,失随访;1例患儿予达喜、肠胃康治疗无好转,未再就诊;1例患儿经忌虾蟹蛋奶饮食,更改奶粉后好转;1例患儿经忌虾蟹蛋奶饮食,口服强的松治疗后好转。22例患儿中仅有2例治疗后曾复查胃镜,提示食管黏膜组织学恢复正常。结论:儿童EoE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恶心呕吐、腹痛较为常见,也可表现为呕血、反酸、嗳气、纳差等,但是吞咽困难、食团嵌顿等症状相对较少见。内镜下食管黏膜可表现为纵向裂隙、黏膜白斑或者渗出、皱纸样黏膜、环形隆起、颗粒状隆起,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食管环、食管狭窄等。本病的诊断需要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过敏史),结合内镜及病理学检查综合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往往预后较好,多数患儿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特应性体质的患儿可选择抗过敏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少数患儿可能需要回避饮食,更改特殊配方奶粉喂养,甚至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