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展起着巨大而不同于母亲的独特作用。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按标准程序自编了父亲角色投入问卷和参考改制小学生对父亲角色投入的认知问卷。 研究随机抽取了广州市400户家庭的父亲、小学生为被试(实际有效问卷为348份),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测量法、统计法对广州市父亲角色投入进行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编的父亲角色投入的自我认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父亲角色投入主要可从五个方面测量:纪律与学业、关注与榜样、效能与控制、间接支持、情感交流。小学生对父亲角色投入的认知问卷主要参考前人研究成果,主要可从四个方面测量:期望监控、心理控制、行为监控、子女信任。第二,广州市小学生父亲在间接支持、纪律与学业方面角色投入较多,而在情感交流和关注与榜样角色投入较少,父亲的效能与控制感最低。第三,学业成绩、职业类型、父亲的教育水平、母亲的教育水平、母亲对父亲的教养态度、主观收入层次、沟通时间、沟通方式和角色类型对父亲角色投入的不同层面产生影响。第四,小学生认知到的父亲行为控制度较高,子女对父亲较为信任;小学生认知到的父亲期望监控和心理控制较低;年级、学业成绩、是否独生子女对小学生认知到的父亲角色投入的不同层面有影响。第五,父亲角色投入与小学生认知到的父亲角色投入及小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存在相关,小学生认知到的父亲角色投入与其主观生活质量存在相关。父亲角色投入不同层面可直接影响小学生对父亲角色投入的认知,同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孩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伴交往、自我认识、抑郁体验及焦虑体验。 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理性对待并合理处理孩子的学业成绩;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适当增加亲子沟通时问量,注意亲子沟通技巧,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尽量持积极态度;注意双向效应给予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