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宋时期,我国西域诗人优素甫写成了《福乐智慧》这首长诗,它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伦理、教育、天文等方面内容。研究这首长诗对于分析和研究我国辽宋时期西域地区地方政权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分析和研究西域地区多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此外,这首长诗蕴含的一些伦理观、教育观等内容也在影响着新疆人民的日常生活观念。截止到十一世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些文化思想在文学艺术、意识形态已经扎根发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结合时代要求要继承创新,让包括各个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福乐智慧》作为西北边疆地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蕴含的一些伦理观点与西北边疆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观念也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研究这部作品中的伦理观并结合新疆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我们正确看待新疆的历史民族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能为新疆的精准扶贫、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挥重要的作用,更能为服务依法治疆、和谐新疆、团结稳疆的政策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本论文从中央政权伦理、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和人与自然伦理等四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纵横比较研究法和Pycharm词频统计法对《福乐智慧》蕴含的中央政权伦理观、社会伦理观、家庭伦理观、生态伦理观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采用PyCharm词频统计方法,对文献中出现的相关词汇出现的频率进行鲜明的对比,以达到采用更为客观的方式反映作者的真实意图和思想倾向的目的,为揭示《福乐智慧》伦理观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在这首哲理长诗中,国内外的研究涉及到作者经历、伦理观、文化源流、各个版本和译本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研究内容为相关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由于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组织和个人,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夸大了这首长诗的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割断与中原文化联系和对于西域文化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中华民族共同体互相影响的作用和意义。在一些研究论文中,对于这首长诗的积极作用谈的比较多,而对于消极方面谈及的少之又少,甚至避而不谈。本文以《福乐智慧》的伦理观为切入点,结合中原文化的一些伦理思想,分析和研究蕴含在《福乐智慧》中的中原文化思想,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此外,对于书中的一些消极观念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维度,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论文包括引言和结论和五个章节的内容。引言部分,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结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创新点等对论文进行了分析。此外,还要对《福乐智慧》产生的相关社会背景、作者简介、章节结构、主要人物形象、思想源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和研究,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伦理观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并对这二者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找到有价值的观点。在第一章中,对于作品中的中央政权伦理观从中央治理治国观、人才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提供一些借鉴。在第二章中,对作品中的社会伦理观从善德观、正义观、诚信观、人际交往观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在国家在新疆地区开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南疆地区精准脱贫工作提供现实的做法。在第三章中,对作品中家庭伦理观从夫妇伦理观、父子伦理观和长幼伦理观等方面进行阐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提供一些现实的做法。在第四章中,对作品中的自然伦理层面观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建设新疆地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一些建议,为建设青山绿水的生态新疆提出符合地方特色的观点。在第五章中,对作品中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做到不偏不倚。在结论部分,对于文献伦理观的四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能在中华民族大融合背景下,为建设和谐新疆、为西北边疆的安全和稳定提供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