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eCo系单相和双相高熵合金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熵合金通常由五种或五种以上的主组元组成,且每种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在5%–35%之间。这种新型的合金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合金以一种或两种元素为主组元的设计理念,为合金材料提供全新的研究领域。高熵合金独特的原子结构带来了高熵效应、晶格畸变效应、迟缓扩散效应和鸡尾酒效应,表现出高强度、高硬度、高塑性、优异低温韧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使得高熵合金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和理论研究价值。本文围绕高熵合金的拉伸性能和变形机制展开系统研究。首先,将传统共晶凝固设计理念运用于高熵合金,制备AlCoCrFeNi2.1共晶高熵合金,结合室温拉伸性能和微观结构表征,对其变形机制和强韧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在等原子比Co Cr Fe Mn Ni高熵合金基础上优化原子比例,降低层错能(stacking fault energy,SFE),成功设计并制备Cr26Mn18Fe22Co20Ni14高熵合金,结合293–4.2 K温度范围内的拉伸性能和微观组态演化,详细分析和讨论不同温度的变形机理和强韧化机制;最后,以单相FCC结构Ni2Fe Co V0.5Mo0.2高熵合金为模型材料,结合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表征、变形动力学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其位错类型和结构、位错反应、位错滑移和层错(stacking faults,SFs)滑移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AlCoCrFeNi2.1共晶高熵合金解决了高熵合金的铸造性能差的缺点,同时具有优异的强塑性组合,具有工业应用的潜力。优异的力学性能来源于3-D规则FCC(L12)/BCC(B2)双相片层结构和两相各自独特的变形机制。FCC(L12)相变形机制为面滑移,表现为高密度的平行位错序列、长直的{111}滑移线和SFs,为AlCoCrFeNi2.1共晶高熵合金提供高加工硬化率和塑性,而BCC(B2)相中两组{110}位错滑移带被富Cr的纳米析出相钉扎,提供高强度。此外,双相片层结构引起的背应力效应协调了双相间的协同变形。(2)Cr26Mn18Fe22Co20Ni14高熵合金在293–77 K范围内表现出高强度高塑性的特点,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强度塑性同时提高,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YS)由143 MPa提高215%至450 MPa,抗拉极限(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UTS)由432 MPa提高137%至1022 MPa,拉伸塑性由72%提高30%至95%。随着温度降低,位错滑移逐渐被抑制,且被SFs替代,同时孪晶诱导塑性(twinning-induced plasticity,TWIP)效应减弱,相变诱导塑性(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TRIP)效应增强。温度继续降为20 K和4.2 K,YS和UTS分别持续增加362%至660 MPa,197%至1283 MPa,但是拉伸塑性降低至66%,且出现剧烈的锯齿流变行为。在极限低温条件下,SFs和孪晶消失,相变成为唯一的变形机制,单一的TRIP效应提供有限的加工硬化能力,导致塑性降低为室温水平,同时连续相变也是产生锯齿流变行为的主要机制。(3)Ni2CoFeV0.5Mo0.2高熵合金室温力学性能表现出高强度高塑性的特点,YS为240 MPa,UTS为980 MPa,拉伸塑性高达90%,打破了传统纯Ni及其合金的强度-塑性准则。优异的力学性能来源于其超高加工硬化能力,平均加工硬化率n高达0.65,为目前文献报道最高值。变形机制为单一的面滑移,强韧化机制以位错积累为主,滑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位错反应,同一滑移面上的位错反应为1 2[-1 10](10)1 2[10-1](28)12[0 1-1],形成规则六边形的网状位错组态,不同{111}滑移面之间通过12[01 1](10)1 2[10-1](28)12[110]位错反应,生成大量具有特殊<110>取向的不可动Lomer位错。变形动力学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揭示了高熵合金中位错极慢速的纳米级面滑移机制。铸态粗晶试样激活体积ΔVap*随着应变由100 b3逐渐减小为60 b3,位错滑移平均自由程(?)仅为2.5 nm,与纳米晶和超细晶材料相当。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发现{111}滑移面的SFE为50 mJ/m2,属于中高等SFE,且{111}<110>非稳定层错能(unstable stacking fault energy,USFE)宽化为峰型分布,而非单一数值。结果表明位错在滑移中需要克服连续波动的不同势垒,高能势垒能够阻碍位错的滑移,从而产生超高密度位错积累和不连续的纳米级面滑移,这是其产生超高加工硬化能力和高强高塑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物质系统的强光电离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类重要现象,该现象体现了物质世界内部蕴藏的丰富结构。本文主要讨论包括从微观原子分子、团簇到宏观水介质、液滴再到大尺度水云的物质系统的强光电离过程。研究了原子和分子的强光电离过程。考虑到范德瓦尔斯二聚物强光电离在强场物理中的重要意义,研究了超短超强激光电离氙原子及其二聚物时光电子的动量分布和能量分布。研究发现了氙二聚物强光电离的光电子动量或能量分布相比原
层状异构金属材料是一种新型结构的金属材料。典型的层状异构组织是指金属材料内部由软相微米再结晶组织和硬相超细晶/纳米晶/纳米孪晶组织共同构成,软相微米再结晶一般呈现层状聚集且被硬相组织牢牢地包夹着,整个结构在空间尺度上展现出层状分布的特征。层状异构组织包含单金属层状异构结构和多金属复合层状结构。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层状异构化处理后,材料的强度和拉伸塑性匹配通常会得到了显著优化。本文首先分别选用两种层错
通过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能够开发微生物细胞工厂去生产各种有价值的目标产物,比如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燃料等。由于代谢调控也是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领域的方向之一,对于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成为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代谢调控的策略方面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分别是从构建起始密码子库和给予电能的角度对大肠杆菌进行了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
异种金属的钛/铜连接可以兼顾高强韧钛合金和高导热导电铜合金的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船舶及化工等领域具有着良好的应用潜力。然而,钛/铜异种金属显著的理化性能差异,主要包括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熔点和冶金不相容性等,使得钛/铜接头的焊接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其中以钛/铜金属间化合物(Titanium/Copper Intermetallic Compounds,Ti/Cu-IMCs)层为焊接的主要问题。本论
对比于正则系统,奇异系统能够更准确地保持实际系统的结构,在许多实际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奇异系统所能描述的实际系统的范围比正则系统宽广很多,对许多实际系统的描述与刻画也比正则系统方便、精确。当奇异系统模型的实际动力学结构或参数发生突变时,奇异马尔可夫跳变系统可以更好地表示这类系统。同时,时滞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实际系统之中,往往给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如造成系统不稳定、系统性能下降等。为了避免时滞的不利
基于硝化纤维素/硝化甘油的传统发射药与推进剂易被外部激励(火焰、撞击和冲击波等)意外激发,从而发生灾难性事故。因此,降低发射药与推进剂的感度成为了科研人员多年来努力的目标。目前,研究者利用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等取代部分硝化纤维素研制了低易损发射药、低敏感高能发射药和低敏感推进剂,以降低弹药对于意外刺激的敏感性。但是,这些新型配方发射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如力学性能不佳等问题。硝化纤维素作为发射药与
含有呋咱、四嗪等多氮杂环的含能化合物,因其低碳低氢高氮的结构而使得它们普遍具有正生成焓更高、热稳定性更好、氧平衡更适合以及燃烧产物更环保等优点。国内外众多研究工作者试图从这些多氮杂环化合物中寻找出新的密度高且稳定性好的含能材料。本文设计了一系列以呋咱、四嗪等富氮杂环为主要结构单元的高能化合物,运用量子化学方法,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理论预测,筛选出性能优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高能钝感化合物候选物,并
偏微分方程解的临界点集的研究涉及到数学及工程技术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偏微分方程理论,几何测度论,几何分析和图像处理等.解的临界点集的几何结构和测度估计的研究是偏微分方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当前偏微分方程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它们既是解的重要几何特性,又与解的渐近性和增长性等相关,是研究偏微分方程解的一些深刻性态的重要工具之一.本论文研究椭圆方程解的临界点集的几何结构及Hausdorff测度估
首达时间是历史上首先被考虑的一类非决定时间,可用于投资组合、排队论、破产问题、以及系统的可靠性、维护和质量控制等问题的研究,而基于首达时间的首达目标准则是一种系统首次达到目标状态集前的某种性能指标的准则,选其作为优化指标所得到的最优控制问题,是无限时间准则下最优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拓展,是研究如何在一个动态系统中正确决策从而优化决策者的时间的控制问题。此外,实际动力系统运行时会受到不同种类噪声的干扰
高能低感含能材料是近几十年来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者们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进展,合成出了诸如TATB、NTO、LLM-105和FOX-7等单质低感炸药,在推进其应用研究的同时,开发新型高能低感炸药仍是一项重要性研究课题。本论文通过优化分子结构,设计并合成出多个系列的高能低感含能化合物,并研究了其性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1,2,4-噁二唑含能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