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更趋年轻化。预计截止到2025年,世界范围内将有3.34亿人患有糖尿病。胰岛移植是一种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胰岛素注射引起的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更重要的是能减少和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然而胰岛移植由于胰腺供体严重缺乏而受到限制,并且移植后出现的免疫排斥问题也无法解决。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IPCs),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较强的可塑性。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体外适当的条件下,BMSCs可以转分化为IPCs,将提供无限的可供移植的IPCs,避免了由于供体缺乏及免疫排斥反应带来的问题。但是离体干细胞移植存在易污染、易变异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探讨尼克酰胺(Nicotinamide,N)联合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Exendin-4,E-4)在链脲佐菌素(STZ)依赖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能否诱导BMSCs转分化IPCs,对大鼠糖尿病是否有治疗作用。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1%STZ 55mg/kg,建立STZ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未治疗组、单纯动员组、单纯用药组和动员并诱导组,每组10只。动员并诱导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10mg/kg.d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商品名特尔津),连续5天,在注射rhG-CSF第2天始,分别腹腔注射100 mg/kg.d N,连续7天,然后再给予腹腔注射3ug/kg.d的E-4,连续7天;单纯用药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10mg/kg.d生理盐水,连续5天,在注射生理盐水第2天始,腹腔注射100 mg/kg.d N,连续7天,然后再给予腹腔注射3ug/kg.d的E-4,连续7天;单纯动员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10mg/kg.d rhG-CSF,连续5天,然后再给予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正常组及糖尿病未治疗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二、生化指标的检测及方法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每周测一次体重,每2周测一次血糖。治疗前和实验结束时,各取血测血清胰岛素(ELISA法)。实验终止时,用10%水合氯醛3ml/kg腹腔注射麻醉,取胰腺、肝脏和脾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其中胰岛素染色阳性细胞的表达。图像采集分析系统对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胰岛素染色阳性细胞占整个胰岛面积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一、生化检测结果治疗前,糖尿病未治疗组、单纯动员组、单纯用药组及动员并诱导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无显著性差异。治疗2周时,动员并诱导组及单纯动员组大鼠的血糖低于糖尿病未治疗组及单纯用药组(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6周时,动员并诱导组大鼠的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未治疗组、单纯动员组、单纯用药组,但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糖尿病未治疗组、单纯动员组、单纯用药组(P<0.05),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单纯动员组、单纯用药组大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与糖尿病未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个实验中,正常组大鼠的体重始终高于其它各组(P<0.05)。二、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结果实验终止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胰腺中胰岛素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发现:正常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动员并诱导组低于正常组,但是明显高于糖尿病未治疗组(P<0.01)、单纯动员组(P<0.01)及单纯用药组(P<0.01);单纯动员组、单纯用药组与糖尿病未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员并诱导组大鼠的肝脏和脾脏中均发现胰岛素染色阳性细胞的表达,其他各组大鼠的肝脏和脾脏中均未发现胰岛素染色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1、N联合E-4可以在体内将BMSCs转分化为IPCs。2、由BMSCs分化而来的IPCs可以改善STZ大鼠的高血糖症,提高胰岛素分泌量,也有一定的胰岛修复作用,但对糖尿病的长期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