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启发式渗透检测模型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ce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及全球信息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以Internet为核心的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在2013的年披露的斯诺登“棱镜门”事件之后,国际社会和普通公众更是对网络安全空前的关注。受利益驱使,网络渗透攻击者悄无声息地入侵着各种网络系统。如何对网络渗透攻击进行分析和检测,并制定有效可行的网络安全策略,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网络渗透攻击作为黑客入侵的一种新型综合型攻击手段,给政企网络的信息安全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已有的评估手段和防御措施的研究显得相对滞后,并且目前的网络渗透模型仅局限于形式化描述,缺少了量化评估。本文针对上述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渗透攻击模型和渗透攻击检测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针对网络渗透攻击模型缺乏对渗透的综合性评估和对渗透成功概率量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渗透攻击模型,通过加入攻击模式和攻击者自身的能力等综合性元素全面地阐述渗透攻击的整体性。其中,新型渗透攻击模型将网络渗透攻击的关键技术分解和归类,总结其特征,采用状态变迁策略模拟渗透过程的攻击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Markov数学模型对网络安全性进行量化评估的方案。(2)针对网络渗透攻击的检测缺乏检测的时效性和渗透攻击取证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受害主机的启发式检测方法。在检测渗透攻击环节中主动模拟执行恶意程序,通过虚拟受害主机群真实地还原攻击环境,从而能够实时地获取攻击证据。最后,通过典型的渗透攻击仿真实验模拟攻击场景,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渗透攻击模型有效性和渗透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前端启发式检测模型能够准确地刻画攻击过程,直观地量化攻击,并且可以高效地检测渗透攻击在网络中的执行过程。
其他文献
视频目标跟踪融合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生理学、物理学、数学等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具有可视性、抗干扰、成本低等优点,己被广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密集型的计算和大规模的存储需求日益凸显。云计算因其超强的计算能力、低廉的价格、获取资源方便、可扩展性强在科技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成为了
Ad Hoc网络是指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无中心网络,可以随时随地的快速构建移动通信网络,并且不需要现有基础网络设施的支持,网络中的每
运动人体检测和异常行为识别是在不需要人为干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对视频序列中的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实现对动态场景中运动人体的检测、跟踪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分
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有效的实现版权保护的新技术,近年来已成为数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数字水印研究主要集中在图像、视频、文本等方面,然而工程图作为一种图形数据,凝结了设计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其版权保护也同样十分重要。近年来,图形数据的数字水印技术开始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对基于空域和频域双域分析的数字水印算法,即分数阶傅立叶变换(FRFT)的工程图水印算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各种网络应用的不断出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然而近年来频频爆发的网络安全事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DNS作为Internet重要
随着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信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数字信息的一种主流形式。图像数据库随之日益扩大,如何高效的管理以及检索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在不同安全等级网络之间的交互越来越频繁。如何保障涉密网络和非涉密网络之间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如何合理地解决网络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成为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增长和普及,人们对网络多媒体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传统网络下载多媒体资讯时间过长的问题,流媒体技术应运而生。流媒体是指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未来最有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RFID系统在货物跟踪和库存管理等物流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