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产生了大批的失地农民。当前中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人,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的失地农民约200万,“十二五”期间失地农民的规模还将继续增加,预计到2020年,失地农民将突破一亿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
但当前,对于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各种冲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当前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落实城乡统筹战略的具体体现;其次,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最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能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
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采用制度变迁理论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对浙江省和湖州市近几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其次采用了实证研究法,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最后采用定量分析法,运用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影响湖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因素主要有执政理念的转变、上级政府的指示、经济发展的形式、维权意识的改变和其他地区的借鉴。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征地补偿制度方面,主要问题是补偿标准太低、征地程序不合理;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方面,主要的问题是基金筹集难度大、保障水平普遍低;在就业保障制度方面,主要问题是培训力度不够、培训缺乏针对性;在工伤保险制度方面,主要问题是收益范围太小、工伤认定程序复杂;在社会救助制度方面,主要问题是救助水平低、统筹层次低。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立法为先,完善制度;城乡一体,有机兼容;保障先行,征地在后;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原则。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采用制度变迁理论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就业保障、住房保障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困有所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