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耐受柠檬酸的适应性进化及其机制解析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蔬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可以改善产品风味,强化营养价值。但橙子、柠檬和青梅等许多水果原料中柠檬酸含量较高,对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特性产生了显著的抑制。因此筛选出一株耐受性强,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尤为重要。本论文首先利用前期实验室乳杆菌菌种库中发酵性能较好的分别属于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三株乳酸菌,在MRS培养基和不同果蔬汁中进行比较,选择抗逆柠檬酸性能较好的出发菌株进行适应性进化,对驯化后的菌株从细胞形态和细胞膜水平上分析细胞在酸胁迫下的生理应答机制,进一步通过全基因组变异检测解析菌株耐受柠檬酸的机制。最后根据菌株发酵特性,针对不同果蔬原料开发了双菌顺序接种发酵工艺。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前期实验室乳杆菌菌种库中发酵性能较好的3株乳杆菌,考察其在添加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有机酸的MRS培养基和十二种典型果蔬汁中的生长性能和发酵特性。发现有机酸种类以及不同菌株之间存在显著的酸胁迫差异,而植物乳杆菌D(LP-D)、植物乳杆菌F(LP-F)和鼠李糖乳杆菌S(LR-S)分别针对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具有更加显著的耐受性。因此,选择LP-D作为出发菌株进行适应性进化。(2)利用实验室连续传代适应性进化策略和全自动高通量微生物液滴培养仪(MMC)两种策略对出发菌株LP-D进行驯化,得到了系列子代抗逆性能提高的菌株。其中实验室连续传代适应性进化策略由于其菌浓检测范围较宽的优势,得到的驯化后菌株对柠檬酸的抗逆效果更好。在驯化378代后,实验室适应性进化后的菌株在1.5%柠檬酸浓度下比MMC进化后的生长OD提高了1.9-3.1倍,乳酸积累量比它提高了1.6-2.6倍。因此后续传代驯化均选用实验室适应性进化。(3)LP-D在逐渐提高浓度的柠檬酸条件下,连续传代进化180天,共计1260代,柠檬酸浓度从0.5%提高到2%,菌株的抗逆性能逐渐提高,生长逐渐稳定。出发菌株LP-D在1%柠檬酸浓度下,OD为1.85,在2%浓度下完全不生长,但驯化后获得的LPD-1260在1%柠檬酸浓度下OD为5.67,2%柠檬酸浓度下生长OD能达到2.68,乳酸积累量达到15.9 g·L-1,体现出显著提高的柠檬酸耐受性。LPD-1260菌株通过连续无环境压力的培养以及长时间保藏后再进行性能测试,发现其获得的抗逆性具有遗传稳定性。(4)对驯化不同阶段的菌株进行显微镜镜检和扫描电镜镜检,发现驯化后的菌株LPD-840和LPD-1260的培养液中部分细胞的杆状长度变长,LPD-840大约变长为LP-D的4-5倍,LPD-1260大约变长为LP-D的7-8倍。在培养过程中每隔4 h对驯化后LPD-1260镜检观察,在8 h、12 h、16 h和20 h的镜检图中均有个别子代杆状长度变长,而出发菌株没有这一现象,因此初步排除了细胞形态的变化与生长期有关。通过流式细胞仪对菌体长度的分选和分析,发现随着驯化代数的增加,以及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形态变长的比例有所增加,并且细胞的杆状长度增加幅度变大。LPD-1260平均单个细胞的长度变长为LP-D的3.3倍,其中长杆状细胞的长度变长为LP-D的6.04倍,细胞变长的占比占到了所有细胞的17.2%;通过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将不同代数的短杆状和长杆状的细胞分选收集后,分别培养,发现长杆状的细胞亚群具有更强的柠檬酸抗逆性能;并且发现高柠檬酸会诱导子代细胞长度增加。(5)细菌的细胞膜是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的第一道防御屏障,乳酸菌可以根据外界生长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细胞膜中的脂肪酸组成,来减少环境胁迫对细胞造成的损伤。因此,我们分析了适应性进化前后菌株在不同柠檬酸浓度下细胞膜中脂肪酸的种类与含量,发现C16:0和C18:0占据了脂肪酸的大部分比例,达到90%-98%,驯化后菌株的C18:0都低于出发菌株。起初菌株在柠檬酸胁迫下细胞膜组成种类较多,随着驯化代数增加,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减少,并且脂肪酸不饱和度和碳链长度也随之增加。且在不同柠檬酸浓度下同一进化代数的细胞膜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6)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变异检测,发现LPD-840有106个SNP和61个Indel,LPD-1260有105个SNP和55个Indel。COG注释后,与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氨基酸的转运和代谢、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发生和转录相关的基因个数最多;KEGG注释后,代谢途径、氨基酸生物合成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个数最多。其中发现了一个基因通过NR和SWISSPROT注释出的蛋白信息是核苷酸封闭蛋白,注释后与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分区的功能有关,据报道该蛋白可以在细菌面临环境胁迫时,通过降低分裂保护染色体。因此,分析认为驯化后菌株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很有可能与这个基因的突变有关。(7)将获得的抗逆菌株在不同果蔬汁中进行发酵,针对柠檬酸为主体有机酸的高柠檬酸果蔬汁,例如青梅汁、柠檬汁和西番莲汁,LPD-1260单菌发酵具有显著的优势;针对有机酸较复杂的果蔬,由于驯化后LPD-1260针对其他有机酸耐受性降低的特点,建立了双菌顺序接种发酵工艺,通过不同菌株对不同有机酸的耐受特性和代谢特性,实现协同高效发酵,较单菌株工艺其具有显著优势。
其他文献
植物基酸奶又称为非乳酸奶(Non-dairy yoghurt),是目前风靡全球的植物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豌豆与大豆相比具有更明显的自然生态属性,某些方面的营养价值比大豆更有优势,高品质的豌豆酸奶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由于豌豆异味及豌豆蛋白质组成等方面问题,导致国内还没有市场认可的豌豆酸奶产品。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少以豌豆浆基料发酵制备豌豆酸奶,而植物浆液是大多数植物基酸奶的起始原料。本
淡水鱼肉的质构特性是影响消费者可接受度的重要指标。结缔组织以膜的形式包裹肌肉,在连接肌原纤维、支撑肌肉上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维持冰鲜草鱼片质构具有重要意义,但结缔组织变化对冰鲜草鱼片质构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本论文从冰鲜草鱼片结缔组织结构和关键组分降解与质构劣化的关系、冰鲜草鱼片结缔组织降解对质构劣化的贡献大小、肌原纤维和结缔组织降解对质构劣化的影响、冰鲜草鱼片结缔组织降解模式,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泻剂结肠(Cathartic colon)是由于患者长期服用番泻叶、大黄、芦荟等刺激类泻剂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便秘,普通的泻药对其失去作用,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的研究认为,泻剂结肠患者与普通便秘患者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存在严重的肠神经受损,也有研究发现泻剂结肠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粘膜病变。因此,对泻剂结肠患者的治疗除了要解决便秘的问题,还需要修复患者受损的肠神经和肠道屏障,重建肠
多孔淀粉(Porous starch granules,PSGs)是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变性淀粉,可作为小分子营养素的稳态化载体,在食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鉴于其微孔化结构特征,目前PSGs在应用中尚存在环境隔绝性差、机械强度低等缺陷,无法实现客体小分子稳定化装载及可控释放。本课题以PSGs为考察对象,借助淀粉蔗糖酶(NpAS)的糖基转接作用对其进行包覆,构建生物酶法改性PSGs(mPSGs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由于其较高的营养价值被消费者所喜爱,我国藜麦的产量和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然而当前我国的藜麦加工尚停留在初级阶段,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发芽已被证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谷物的营养组成和加工特性,是一种较为便捷、高效和经济的加工方式。磁场作为一种非热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国内外已有多位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磁场可以促进谷物发芽率、发芽势、部分内源酶
在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匮乏的当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太阳能资源利用更是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我国太阳能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在进行供热方面需要辅助热源,以此来保证供热的稳定性。将太阳能和污水源热泵结合,可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对于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热水系统在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以及关键参数优化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虽国内外对于太阳
熔石英玻璃因其良好的光学性能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被广泛用于高功率强激光系统装置中。而在高功率激光密度下,熔石英光学元件容易因各种复杂的物理和化学机制而发生损伤,激光损伤会在熔石英光学元件内部产生应力,并对后续入射激光产生调制导致出射激光的不均匀,进而可能引起光路下游光学元件发生更多的级联性损伤,从而致使高功率强激光装置性能急剧下降。在传统研究激光诱导光学元件温度场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激光诱导熔石英
汽车门锁作为车门组件中的重要部件,其性能要求直接影响到乘客人身安全和车内财产安全。当今随着国家对汽车轻量化的不断重视,如何在保持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汽车结构的轻量化,这就对汽车上的零部件提出了更高的结构要求,汽车门锁作为安全件也首当其冲。由于我国对汽车门锁的研究起步较晚,传统的汽车门锁结构在重量上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所以,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前提下,了解汽车门锁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从设计建模、装配
软黏土渗透系数较低,具有高含水率、低透水性和低抗剪强度等特点,不易进行排水加固处理。电渗法可以形成电渗透系数,不依赖于土体的水力渗透系数,从而可使软黏土地基快速固结排水,以便快速在软黏土地基上进行施工建设。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自制了电渗试验装置,进行电渗和化学电渗法加固软黏土过程的探究,用力学测定设备探究软黏土强度和变形特性,并使用SEM扫描电镜进行微观分析。自制一维电渗试验槽,进行电渗室内试
羊乳具有易消化、低致敏性等优势,近年来羊乳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市场份额逐渐变大。羊乳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约为30:70,人乳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约为60:40,且人乳β-酪蛋白含量较高。因此,分离制备含β-酪蛋白的羊乳清蛋白配料,用于婴儿配方乳粉的研制,能更好的模拟人乳蛋白的组成。传统乳清蛋白配料来源于奶酪加工的副产物乳清,工艺过程涉及多次热处理,易导致活性蛋白组分的失活,且配料中不含β-酪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