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氧化钇基透明陶瓷的烧结性能与光谱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系统探讨了烧结助剂与稀土离子掺杂对氧化钇基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影响,同时分别采用固相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粉体及透明陶瓷,系统研究了陶瓷的烧结性能及光谱特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氧化镧和氧化锆掺杂量的Er3+:Y2O3粉体及透明陶瓷,并分别对其物相、形貌、透过率、上转换与近红外发光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不产生第二相、完全固溶到氧化钇基质中去的时候,氧化镧和氧化锆的掺杂可以有效的抑制晶界迁移,提高Er3+:Y2O3陶瓷的致密度及透过率,并对发光有增益作用,其中较为理想的烧结温度在1800℃。(2)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 mol%的Ho3+与不同敏化剂离子(Yb3+、Tm3+、Er3+)共同掺杂的氧化钇基透明陶瓷,探讨了敏化剂对陶瓷物相、形貌、透过率及发光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敏化剂离子可以有效的增益发光,一定掺杂量的敏化剂对透过率有较好的影响。(3)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0.5 mol%浓度不同烧结助剂(氧化钪、氧化镥、氧化锌、氧化钛)与3 mol%的氧化锆共同掺杂的高透过率的Er3+:Y2O3和Tm3+:Y2O3透明陶瓷,探讨了不同助剂对于发光的影响,揭示了此类掺杂透明陶瓷的光谱特性,其中氧化钪、氧化锌和氧化钛的掺杂是抑制发光的,氧化镥的掺杂对发光影响不大。(4)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Y0.88La0.09Zr0.03)2O3粉体,采用氨水为沉淀剂,研究了以(NH42SO4和PEG-400为分散剂对其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前驱体经过1200℃煅烧2小时后,可以得到形状近似球形、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尺寸为96 nm的粉体。以共沉淀粉体为原料,在1750℃烧结10小时制备了近红外波段直线透过率近80%的透明陶瓷,优异于同种情况下采用固相法制备的直线透过率有76%的透明陶瓷;探讨了共沉淀制备不同浓度Er3+掺杂的(Y0.88La0.09Zr0.03)2O3透明陶瓷,并对其物相、微结构以及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Er3+掺杂量的增加,对于上转换和下转换发光的增益效果是不同的。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关注学生”、“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一理念,也成为指导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教学设计的一项基本准则。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以生为本”落实到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篇好的教学设计的基础。关于学情分析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语文、数学、政治这几个学科,生物比较少,而且这些研究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对学情分析的内容、省际差异研究不充分,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目的 探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证实咽淋巴环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 组织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按AnnArbor会议(1971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适合教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中药及制剂中有效组分含量的学生实验方法.方法:以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Hypersil ODS柱,检测波长280nm,以甲醇-1%冰醋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估儿童A型血友病性关节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就诊且年龄≤18岁的A型血友病患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遥感卫星获取的海量栅格地图数据正逐步累积,如何对这些海量栅格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与管理是当前WebGIS
【摘要】高等教育三大职能包括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结合多年的改革探索经验,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校企合作、自主科技创新、在校学生五大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34-01  一、以人才培养为本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76-02  教学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的道理。  2、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摘要】任务驱动法是教学方法的一种,也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本文介绍了任务驱动的概念和优点,然后详细分析了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39-02  引言  任务驱动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主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
随着图像采集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现有的实验体系需要进行相关内容的扩充。选用数码单反相机多机位远程控制软件作为核心平台,搭建实验平台硬件体系结构,能够采集多视角、高分辨率、高复杂性的实验数据。根据场景、头部三维几何结构、已知光源信息等条件,设计基于远程控制的人脸图像采集实验。针对高校相关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设计了理论完善、操作性强的实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