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诉人法庭问话的目的是从回答方获取案件事实,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要达到有效获取信息的目的,公诉人需要借助语用策略。本文拟从语用理论的角度探究公诉人法庭问话中所使用的语用策略,旨在通过分析公诉人法庭问话的语言技巧,既对丰富语用学关于语用策略,语用理论的研究做出有益的深化和补充,又给公诉人法庭问话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价值。本文选取CCTV12法制节目《庭审现场》作为语料来源,总结归纳法庭问话中公诉人使用的语用策略并结合合作原则、预设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目的-意图原则,分析这些语用策略是如何实现的。本文对法制节目《庭审现场》的庭审过程进行转写,从中选取公诉人问话片段并根据不同问话对象,分成对被告问话和对证人问话2类文本进行详细分析。本研究旨在讨论下述问题:(i)公诉人法庭问话中常用什么语用策略?(ii)这些语用策略是如何在合作原则、预设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目的-意图原则的指引下实现的?(iii)当问话对象不同,公诉人使用的语用策略有什么不同?通过研究发现,首先,语篇层面,公诉人法庭问话使用了重复提问、打断、步步为营、开门见山、迂回和质疑6种策略;句子层面,公诉人法庭问话使用了模糊语和预设2种策略。第二、当答问者违反合作原则的量准则、质准则和关联准则时,公诉人分别对应实现重复提问、打断和质疑策略;而通过公诉人自己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公诉人实现模糊语策略:运用预设理论,使用具有特殊意味的词,实现了预设策略;通过实施直接言语行为,实现了开门见山策略;通过实施间接言语行为,实现了迂回策略;运用目的-意图原则实现了步步为营策略。第三,当问话被告时,公诉人使用最多的是迂回策略,使用最少的是开门见山策略:而当问话证人时使用最多的是开门见山策略,最少的是迂回策略。其余6种策略:重复提问、打断、步步为营、质疑、模糊语和预设的使用频率在公诉人分别问话被告和证人时也存在差异。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揭示公诉人法庭问话中使用的语用策略,为从语用理论角度研究法庭问话提供一些启示,并有助于提高公诉人在司法实践中获取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