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基微生物诱导矿化材料微细观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土地环境的治理和改良受到广泛关注。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土体改良技术。对微生物矿化土壤的材料力学特性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矿化生物反应动力学过程控制与优化、生成矿化物的微细观力学特性测试、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矿化技术改良土体材料力学强度的微细观成因机理、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胶结砂土材料的强度可靠性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巴氏芽孢杆菌为培育菌种,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动力学进程控制,优化试验工况。以诱导生成碳酸钙的有效生成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了10-60℃矿化环境温度下诱导生成矿化物材料特性。结果表明:(1)低浓度营养盐、低接种量菌液比高浓度营养盐、高接种量菌液中诱导生成碳酸钙反应速率高,可以更快完成碳酸钙沉淀过程;(2)环境温度对诱导生成碳酸钙的形貌、物相、晶体结构、晶体颗粒尺寸、表面能有较大影响。(3)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诱导生成的碳酸钙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菌液接种量>矿化时间>营养盐浓度。优选组合方案为:20-30℃环境温度,菌液接种量1%,营养盐浓度50%,矿化时间达到24h。2、测试了微生物诱导矿化时间为1、2、3、4、5、6天的纳米硬度和30℃的20N荷载干摩擦环境下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增加纳米压痕测试的有效数据点出现增加的趋势,但最大模量没有明显的表现出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模量在35GPa-65GPa之间。(2)30℃环境下微生物诱导生成碳酸钙,20N荷载球往复式对磨5min后摩擦系数较稳定,为0.3。3、制备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测试其抗压强度,分析了物理参数和矿化时间对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关联机制以及强度的成因机理。结果显示:(1)反应初期强度迅速增加,随后逐渐稳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2.38Mpa;(2)随着矿化反应时间的增加,诱导生成的碳酸钙质量逐步增加,试样最高碳酸钙生成率可达24.07%;(3)微生物胶结砂土材料孔隙率显著降低,填充后的试样最小孔隙率可达14.11%;(4)试样中碳酸钙生成率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孔隙率与无侧限抗压强度间均保持线性关系。(5)试验中三种粒径基质土微生物矿化处理后,粗粒砂土颗粒与颗粒接触处沉积的碳酸钙增强了咬合力,中粗砂土表面均匀沉积的碳酸钙增加了颗粒表面粗糙度,细砂土碳酸钙主要填充孔隙使得材料更加密实,从而微生物胶结后的砂体强度得以提高。4、考虑基质土颗粒级配及颗粒形貌、诱导生成碳酸钙含量比、孔隙分布特征、颗粒间的接触等因素,并依据试验结果进行赋值,建立了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的PFC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真实载荷作用下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的三轴压缩破坏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和室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5、针对微生物诱导矿化砂土胶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砂柱实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实例,以颗粒粒径和砂柱孔隙率为有效影响因子,基于数值仿真结果,建立PCE代理模型,实现了所得砂柱可靠性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和意义:纳米药物载体在应用过程中最终都要进入血液,补体系统是纳米颗粒接触的重要防线,并将始终参与免疫应答的每一步,且由于血液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纳米颗粒很可能通过影响补体系统而导致一系列的免疫学应答,这也提示研究纳米颗粒-补体-免疫细胞相互关系的必要性。目前,纳米颗粒通过激活补体介导的免疫学效应等科学问题仍然不清楚。本课题通过对常用的三种无机纳米药物载体进行毒理学的筛选,选择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大业务量、高速率和高频谱效率的要求日益迫切,频谱资源已变得日益紧缺。平流层通信因其覆盖范围广、配置灵活、传输质量高等优势,被考虑为一种新兴的替代技术,已引起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和发送带宽的情况下,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通过利用空间复用可以提高用户的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永葆青春,好的创意是企业利润的不竭动力。对创意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可以通过环境趋势、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市场缝隙3个方面来发掘创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本文是燃气轮机工程和计算数学相结合的一篇论文,是一个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成果。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它们不仅是国防装备中的关键,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电力、能源开采和输送、分布式能源系统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动力学是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理论基础。燃气轮机中发动机的动态特性、压气机和涡轮通流部分的非定常场流动、高温部件冷却过程的非定常传热传质过程、燃烧室中与燃烧相关的化
DNA降解表型(DNA degradation,Dnd)最初是从变铅青链霉菌中观察到的,电泳过程中,变铅青链霉菌的染色体不再是清晰的DNA条带,而是呈现降解状态。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DNA上发生了一种异常的复制后修饰,导致DNA在电泳过程中容易遭受阳极产生的Tris过酸衍生物位点特异性攻击而产生双链切割反应。最近,研究者发现,这种异常修饰实际上是与dnd基因簇相关的DNA硫修饰。通过放射性35
第一部分BAP1通过组蛋白泛素化调控UM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研究目的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UM的发生机制研究主要围绕基因及染色体等遗传学层面,然而UM的表观遗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BAP1(BRCA1 associated protein-1)和UM的发生转移密切相关,在细胞的增殖生长和周期调控中
该博士论文针对流体力学中的小粘性(大雷诺数)渐近极限问题,探讨了几类边界层问题的数学理论以及大雷诺数下流动的稳定性机制。主要研究了二维可压等熵流体边界层问题的适定性,三维高频旋转不可压流体边界层问题的稳定性,以及管道Poiseuille流在大雷诺数下的稳定性。在绪论中,我们简要介绍了流体力学小粘性极限问题的相关物理背景,回顾了已有的关于流体边界层和流动稳定性机制的数学理论。同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主
研究目的和背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关键的两大要素。代谢压力导致了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下降。早期胰岛β细胞可以通过代偿性增殖,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态。但随着代谢压力的持续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发生失代偿,就会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研究如何延缓代谢压力下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以及如何促进胰岛β细胞代偿增殖能力来应对增加的代谢压力,是寻找糖尿病治疗靶点的重
学位
蛋白质的功能是由它们的三维结构的构象决定的,蛋白质可以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作出响应,通过改变自身的构象来切换自己的功能角色。特别是作为受体的蛋白质,在结合配体(小分子或短肽)之后,构象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最后使蛋白达到特定的状态,如结合激动剂或拮抗剂后,构象变化并使蛋白受体激活或失活,而构象变化并不是在所有区域发生的。追踪这些区域发生的变化以及探索构象变化的分子机制并对构象变化与残基间的互作网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