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所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导致怀孕母猪流产、木乃伊胎、弱仔及死胎,新生仔猪急性死亡,伴有腹泻、神经症状;由于该病可育肥阶段猪群出现呼吸道症状,猪伪狂犬病一度被划分为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不断向集约化发展,2011年猪伪狂犬病严重反弹,使人们怀疑传统的Bartha-K61型毒株弱毒疫苗对当前猪伪狂犬病毒防控不足,导致以猪伪狂犬病为主的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率较高,严重遏制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生产中,针对伪狂犬不稳定猪场,由于母猪抗体水平较低,对35日龄猪群和70日龄猪群进行免疫接种比较常见。但是具体使用什么类型的疫苗(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为了探究对35日龄和70日龄猪群分别采用何种伪狂犬病毒疫苗免疫措施对防控该病最为有效,本次研究于2016-2018年采用gE-ELISA和gB-ELISA对湖南省某地区猪场伪狂犬病毒进行血清学检测,对该场现有的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进行优化并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将优化的免疫程序进行推广应用,旨在为该病的有效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其具体试验结果如下:疫苗免疫程序优化:采用5种不同的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方案分别对湖南某伪狂犬不稳定猪场5个不同批次保育猪群进行免疫接种,为探究对35日龄和70日龄猪群分别采用何种伪狂犬病毒疫苗免疫措施对防控该病最为有效,分别于试验前10d和试验后30d对试验猪群进行采血,分离血清后进行伪狂犬病毒gE和gB抗体血清检测。结果显示:采用“活+灭”免疫程序后猪群猪群伪狂犬病毒血清阳性率由26.67%降低为0.0%;采用“灭+活”免疫程序后猪群血清阳性率由26.67%降低为6.67%;采用“灭+灭”免疫程序后猪群血清阳性率由20.0%上升为46.15%;采用“活+活”免疫程序后猪群血清阳性率由20.0%上升为28.57%;采用常规旧毒株基因缺失苗免疫后猪血清阳性率为20.0%上升为100.0%。结果说明采用“活+灭”免疫程序后对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效果较为明显。优化程序应用推广:根据以上试验结果,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将该优化程序向湖南省2个规模化猪场进行推广应用,这2个猪场均存在伪狂犬病毒野毒的流行。结果显示,推广前与推广后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相比,2个猪场保育猪群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由18.33%和22.50%降低为1.67%和0.0%和,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在伪狂犬病野毒株流行的猪场通过使用伪狂犬病毒“活+灭”疫苗免疫程序后可以有效降低猪群伪狂犬病毒野毒的阳性率,进而使该病得到有效的防控。此次研究为我国猪场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