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脂代谢酶SPTLC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及其抑制有丝分裂灾难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代谢重编程(Energy metabolism reprogramming)是肿瘤的特征之一,也是近年肿瘤研究热点。代谢途径在物种间高度保守,而代谢酶以复杂的方式动态变化,编码代谢酶的基因的改变是肿瘤代谢重编程的重要机制之一。肿瘤细胞内,代谢酶基因常常发生突变或扩增进而改变代谢物的水平,通过其“经典”酶促功能加速癌细胞的增殖;除此之外,多种代谢酶还表现出多样的“非经典”功能。明确代谢酶在肿瘤中的“经典”及“非经典”功能有助于我们将复杂的代谢表型与直观的分子表型联系起来,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以及生物标志物的筛选。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第五大肿瘤,预后差,异质性较强。尽管已开展了胃癌领域相关的代谢研究,但不同研究的结果一致性较差,目前对GC的代谢改变的研究相对不足,且胃癌进展中代谢酶的作用及机制尚无深入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代谢组学筛选出了胃癌中显著激活的代谢通路——鞘脂合成途径,探讨了该途径关键酶丝氨酸棕榈酰酶长链亚基1(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long chain base subunit 1,SPTLC1)在胃癌中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证实了SPTLC1在胃癌中的代谢部分依赖性“经典”功能,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了沉默SPTLC1诱导胃癌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Mitotic catastrophe,MC)的“非经典”功能及其机制。本研究为胃癌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方法:1、基于UPLC-MS/MS检测平台对来自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全谱代谢组检测,利用软件Analyst 1.6.3处理质谱数据进行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单变量统计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2、利用在线数据集分析SPT酶亚基SPTLC1和SPTLC2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比较SPTLC1与SPTLC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3、使用si RNA转染细胞进行目的基因的敲减、使用带FLAG标签的过表达质粒实现SPTLC1过表达;4、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验证胃癌细胞系中SPTLC1和SPTLC2的表达、敲减及过表达效率;5、利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S法)和集落形成实验验证敲减SPTLC1、SPTLC2以及质粒过表达SPTLC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6、构建裸鼠皮下成瘤+in vivo si RNA瘤内注射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验证敲减SPTLC1后胃癌细胞增殖的变化;7、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裸鼠皮下肿瘤中SPTLC1及Ki-67的表达;8、使用鞘磷脂试剂盒检测胃癌细胞中敲减SPTLC1后鞘磷脂的变化;9、基于UPLC-MS/MS检测平台进行广泛靶向脂质代谢组学分析,检测SNU-216细胞中敲减SPTLC1后脂质水平的变化;10、利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S法)验证敲减SPTLC1后外源性补充鞘脂代谢产物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恢复情况;11、使用GSEA中的Hallmark数据集和KEGG数据集进行富集分析,预测胃癌中SPTLC1高表达的相关通路;12、利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实验检测细胞内SPTLC1与纺锤体的共定位情况;13、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敲减SPTLC1后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14、利用免疫荧光检测敲减SPTLC1后胃癌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15、利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结合质谱分析筛选SPTLC1的互作蛋白;16、利用单细胞数据集验证SPTLC1互作蛋白在不同细胞群的表达;17、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胃癌细胞内KIF4A与PRC1的共定位;18、使用co-IP证实SPTLC1与KIF4A及PRC1结合、KIF4A与PRC1结合;19、使用co-IP验证胃癌细胞中敲减SPTLC1后KIF4A与PRC1结合情况;20、采用Zdock软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间的分子对接,使用Pymol2.3.0进行相互作用模式分析;21、使用co-IP验证SPTLC1与KIF4A/PRC1的结合位点;22、利用MTS法检测敲减/过表达SPTLC1的胃癌细胞使用紫杉醇处理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结果:1、基于LC-MS/MS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提示人胃癌组织鞘脂代谢产物升高。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代谢组学差异分析结果提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部分鞘脂类物质显著上调。2、在线数据及细胞实验证实SPTLC1在胃癌中高表达。(1)使用TCGA等三个胃癌数据集比较SPTLC1、SPTLC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SPTLC1在三个数据集中均提示癌组织中表达高;而SPTLC2仅在TCGA数据集提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进一步利用TCGA分析发现胃癌患者中SPTLC1较SPTLC2表达高;(2)利用q RTPCR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比较胃癌细胞系中SPTLC1及SPTLC2表达,无论是m 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SPTLC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PTLC2。3、体外实验证实SPTLC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而SPTLC2对胃癌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S法)和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提示SNU-216和SGC-7901细胞中敲减SPTLC1后细胞增殖减弱,而过表达SPTLC1使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然而在这两株细胞中敲减STPLC2后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变化。4、体内实验证实沉默SPTLC1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构建裸鼠皮下成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发现敲减SPTLC1后小鼠皮下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切片免疫组化提示si SPTLC1组SPTLC1和Ki-67均减少。5、沉默SPTLC1使胃癌细胞内鞘脂代谢产物减少,且外源性补充鞘脂代谢产物仅部分恢复沉默SPTLC1导致的增殖抑制。(1)鞘磷脂试剂盒检测结果提示SNU-216及SGC-7901细胞中敲减SPTLC1后鞘磷脂减少;(2)靶向脂质代谢组学结果提示SNU-216细胞中敲减SPTLC1后鞘脂类物质减少;(3)恢复实验结果表明,敲减SPTLC1后外源性补充鞘脂代谢产物鞘氨醇-1-磷酸盐仅能部分恢复敲减SPTLC1导致的增殖抑制;6、SPTLC1调控胃癌细胞有丝分裂进程。(1)GSEA富集分析结果提示胃癌中SPTLC1高表达富集到G2M检查点、有丝分裂纺锤体、细胞周期等有丝分裂相关通路;(2)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提示SNU-216和SGC-7901细胞内SPTLC1与纺锤体存在共定位;(3)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SNU-216和SGC-7901细胞敲减SPTLC1后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到G2/M期;(4)免疫荧光实验提示SNU-216和SGC-7901细胞敲减SPTLC1后胃癌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7、胃癌细胞中沉默SPTLC1使KIF4A与PRC1结合减少发生有丝分裂灾难。(1)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结合质谱分析结果筛选SPTLC1的互作蛋白并利用单细胞数据集进行分析,结果提示SPTLC1互作蛋白在上皮细胞中表达更高,并且在G2/M期细胞中表达更高。(2)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提示SNU-216和SGC-7901细胞中KIF4A与PRC1存在共定位;(3)co-IP实验证实SPTLC1与KIF4A及PRC1结合,且KIF4A与PRC1互相结合;SNU-216和SGC-7901细胞敲减SPTLC1后KIF4A与PRC1结合减少;(4)利用ZDOCK软件进行的分子对接提示SPTLC1的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均能够分别与KIF4A、PRC1结合;(5)co-IP结果提示KIF4A结合于SPTLC1的N-端结构域,PRC1与SPTLC1的N-端结构域及C-端结构域均有结合;8、SPTLC1高表达在降低胃癌细胞紫杉醇敏感性中具有潜在作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提示,对比未干扰SPTLC1表达的SGC-7901细胞,敲减SPTLC1的细胞经一定浓度紫杉醇作用后存活率更低,过表达SPTLC1组经一定浓度紫杉醇作用后细胞存活率更高。结论:1、胃癌中鞘脂合成关键酶SPT酶亚基高表达、鞘脂合成途径激活;在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方面,SPTLC1是更为重要的亚基,其高表达促进细胞增殖以及鞘脂合成,但SPTLC1促增殖作用是“部分代谢依赖性”的。2、SPTLC1是胃癌细胞有丝分裂进程中的关键蛋白,沉默SPTLC1抑制KIF4A/PRC1复合物的形成,继而诱导胃癌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3、SPTLC1高表达在降低胃癌细胞紫杉醇敏感性中具有潜在作用。
其他文献
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是教育政策的一项重大创新,表征着我国学前教育又一个春天的来临。调查发现,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具体表现为:评定标准不明确,教育效率不高;融资渠道单一,单纯依靠政府经费支持;师资力量薄弱,权益保障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完善,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针对普惠性幼儿园现存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明确评定标准,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获得社会力量的扶持;三
期刊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目前,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结合术后放疗、以及替莫唑胺等药物的辅助联合治疗。虽然随着研究人员对于胶质瘤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但是总体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仍令人堪忧,据文献报导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小于10%。因此,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刻不容
学位
背景: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5倍,是国内外HIV疫情防控的重点群体。为全力控制MSM中HIV的流行,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被广泛应用于降低阴性群体的HIV感染风险。但在PrEP使用中停药行为十
学位
目的: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各类脊柱退行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基础,目前退变相关的发病机制仍未阐明,在椎间盘的研究中常以髓核细胞做为研究基础,在影响间盘退变的因素中最首要的因素为髓核细胞发生退变,从而引起相关病理机制的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发现微小RNA(micro RNAs,miRNAs)可对髓核细胞进行调控,引起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
学位
目的:自然杀伤(NK)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可在没有预先致敏或识别呈递抗原的情况下快速杀伤癌细胞或病毒感染的细胞,NK细胞亦可产生众多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从而发挥抗病毒、抗肿瘤的能力。NK细胞发挥效应功能与否主要取决于细胞表面免疫调控受体(包括活化性受体与抑制性受体)之间信号的动态平衡。目前,关于NK细胞免疫调控受体的研究已逐渐受到广泛的重
学位
目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其主要的病原体是HIV-1型病毒,目前仍在全球广泛流行,HIV感染者的新发病例数逐年上升,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3800万的病例数,艾滋病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HIV病毒主要攻击处于免疫调控核心地位的CD4+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最终造成机体免疫系统的全面崩溃,由于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会造成身体多重
学位
背景:胶质瘤是最广泛和恶性最高的原发性成人颅脑肿瘤,致死率大约为30%。尽管手术切除结合术后放化疗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案,预后依然不容乐观。胶质母细胞瘤(GBM,最具侵袭性的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4个月。尽管已有若干研究揭示了与胶质瘤恶性表型相关的分子机制,并开发了若干潜在治疗靶点,参与促肿瘤生长和侵袭转移等表型的尚未完全阐明。系统性的探索肿瘤相关的分子机制有利于鉴定肿瘤的生物驱动因子并且为胶质
学位
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陆续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折股量化、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农村股份制改革后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结构设置与股利分配政策问题比较突出。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法以浙江省义乌市A村为例,分析出该村的股权结构设置与股利分配政策方面存在股权配置平均化导致股权结构分散与股利分配政策有待改进的问题,并提出差异化配股、选择合适的股利分配政策等优化对策,以促
期刊
目的:对大面积骨缺损进行修复一直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自体骨移植虽然常用,但供区损伤较大。骨组织工程概念于1995年提出,即应用工程学技术,首先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支架材料,然后将细胞负载到支架上,最后将负载细胞的支架材料种植到骨缺损部位,对骨缺损进行修复。近年来,很多研究着眼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成骨分化机制,但B
学位
目的:甲状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内分泌系统肿瘤,近来发病率明显上升,约95%以上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为高分化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为DTC中最常见。绝大多数PTC患者经过早期发现及规范手术,术后进行TSH抑制治疗,并视病情辅予放射性碘等治疗预后通常较好,但仍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