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它正以一种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飞速发展。网络的影响已经触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作为网络界面表现形式的超文本和翻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技术角度来说早已不是天方夜谭。通过对传统纸质翻译文本和超文本译本的各自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中国典籍在语言、行文、及内容上的特点,本文认为在中国典籍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超文本会展现出更大的优势。本文作者回顾了解构主义理论、互文性理论和翻译的关系,旨在阐释将超文本应用到典籍翻译实践在理论上的可行性。随后,作者又分析了变译理论和目的论给译者带来的启示,并从中汲取了有用成分来指导具体的超文本翻译实践。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个TsP翻译模型,即“特殊用途翻译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不同的读者可以利用超文本中的超链接,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的阅读译本,以更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对于译文的不同需求。本文以中国两部茶学典籍《茶经》和《续茶经》为例,分析了超文本在典籍翻译中的应用,并得出结论,认为超文本译文更有利于解决典籍翻译中因注释过多影响阅读的问题,它对原文中的抽象名词,复杂、繁琐、连续的动词有更强的解释力,而且超文本有助于显化原文的互文内容,帮助读者理解背景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目的。本文是将网络技术与翻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一次初步探索,对更好的展现中国文化,译介中国典籍,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作者希望本文能带给翻译研究以更多的启发,本文的结论对于翻译研究中的译文比读、文化比较以及网络技术在古典文论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资料。这将有助于典籍翻译、语料库语言学、文化对比研究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到整个翻译领域,支持带动相关文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