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和整理吕文亮教授既往诊治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病案、医论医话、访谈记录、论文论著等相关资料,同时开展临床研究探讨导师吕文亮教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思路和药物配伍规律,总结吕文亮教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经验、思辨特点及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部分。1.理论研究:利用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功能,收集老师的讲课资料,论文论著,结合与吕文亮教授的专题访谈和自己独立临床实践,学习文献,完成对吕文亮教授学术源流、以及辨治慢性胃炎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整理。2.临床研究:按照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将吕文亮教授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凤凰门诊部疑难杂症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就诊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防治阶段的临床医案进行回顾性研究。首先,整理已收集的纸质版病例,将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四诊信息,中医证型,治法方药,以及药物剂量等数据均录入至电子表格Excel中,并统一描述内涵一致表述方式不同的内容。研究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要病位在脾胃,湿热的来源有内生和外感,病机关键为脾胃升降失宜、湿热中阻。治疗方法运用清热化湿、健脾化湿。湿热迁延日多久出现气阴两虚,湿热酿毒,入络化瘀。防治原则应用“既病防变”治未病思想为指导。2.临床研究结果:2.1患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53例患者分别为男性24例(45.3%)、女性29例(54.7%)。根据WHO年龄划分标准,将本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四组,即未满十八岁者分为少年组、18-44岁者分为青年组、45-59岁者分为中年组、超过60岁者分为老年组,分别少年3例(5.7%)、青年19例(35.8%)、中年23例(43.4%)、老年8例(15.1%)。病程分别为<1年有12例(22.64%)、1-5年有29例(54.72%)、>5年有12例(22.64%)。2.2症状与证候分布统计:53例患者病情分别为轻度3例(5.66%)、中度46例(86.79%)、重度4例(7.55%)。胃炎分型为非萎缩性胃炎30例(56.6%)、萎缩性胃炎21例(39.6%)、其他类型2例(3.8%)。2.3临床疗效分析:53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果在临床治愈10例(18.87%),显效28例(52.30%),有效11例(21.28%),无效4例(7.55%),总有效49例(92.45%)。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得出t值为21.98,P<0.01表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34例患者Hp转阴,根除率为64.15%;半年后,复查14C-UBT,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8.82%;一年后,再次复查14C-UBT,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4.71%。有5例(9.4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2例(3.77%),腹泻2例(3.77%),便秘1例(1.89%),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研究结论:1.运用化湿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清热化湿法”、“健脾化湿法”,使用此法时应注意其治疗疾病所具有的特征性临床主症和舌脉指征,同时也需重视病症的选方原则。清热化湿法主要治疗湿热内蕴型消化系统疾病,该病临床主症特点包括:胸闷腹胀、胃纳不受、口舌干苦、恶心呕吐、便溏且臭、小便黄赤;次症特点有:发热、头痛头晕、失眠等。舌脉指征:色红或暗红,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数等。对过往病例已使用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示其应用的药物最多为黄连,其次为法夏、茯苓、瓦楞子、陈皮等。黄连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之效,常用于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腻的病患。此型病患使用最多的药方为王氏连朴饮,此外还有甘露消毒丹等方。2.“苦降辛通”调理气机法运用于是实证,常见胃脘胀痛,食后尤甚,纳谷减少,时而暧气,或泛酸水,苔较厚腻。这类病人占胃脘痛患者的半数以上。盖胃属六腑,以通降为顺,其位在中焦,与脾共主气机升降,故治胃病,总以“和降”为大法,“和”者调和,“降”者通降;药宜苦辛兼用,苦降辛通,以调畅气机,和胃降逆。方用加味连朴饮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常用药物:柴胡、黄连、厚朴、陈皮、姜夏、茯苓、枳壳、甘草、炒竹茹。连朴饮出自《藿乱论》,方中黄连味苦,取其苦能健胃,味苦则降;厚朴辛温,行气暖胃;只要证属气滞中焦,胃失和降,可根据偏寒、偏热调整药量,用之颇为应手。黄连温胆汤中,二陈汤和胃化痰,且黄连又寓辛开苦降之意;竹茹清中除烦,降逆止呕;枳实下气行滞,以助黄连之苦降。上述二方合参加减,苦辛并用,和胃降逆。3.基于中医“既病防变”治未病思想。“既病防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既病防变”治未病思想应用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防治,一是着眼于“炎—癌”转变,早用解毒化瘀药物,改善病理状态,二是“先安未受邪之地”,顾护正气,兼顾其它脏腑。胃络瘀血型与胃癌转化有密切关系很大程度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迁延日久病情发展,提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在防止慢性胃炎发展和传变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