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目前流行的媒体产物,电视访谈类节目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仅传媒学的一些专家把它作为研究对象,语言学家也把它作为重要的研究素材。电视访谈类节目是一种通过主持人与嘉宾围绕着某一话题或某个人物相互交流观点的节目。在会话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语用策略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本文主要运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理论来讨论访谈类节目中的语用策略。1967年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日常交际语言的“合作原则”理论,并把这项原则具体分为四条准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访谈节目中的对话遵循日常交际语言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讨论离不开语境,而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电视访谈类节目作为一种特殊的通过媒体传播的会话形式,其语境也有自己的特点。谈话双方要想使各自的语言表达得体,除了要考虑语言语境,如谈话中的上下文,还要考虑非语言语境,其中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因此,作为节目的主要参与者,主持人和嘉宾如何运用合作原则来达到各自的交际意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节目中语境的理解。本文主要结合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讨论合作原则在不同的语境因素制约下是如何应用的。情景语境包含很多因素,其中对电视访谈类节目影响最突出的因素是参与者的角色。本文将结合主持人和嘉宾各自不同的角色要求来讨论合作原则的使用。对主持人而言,如果我们把一期谈话节目看成一个完整的语篇,包括话题的引入,展开和总结,那么节目主持人就是这个语篇的设计者,并且运用一定的语用策略引导着嘉宾和观众共同完成这个语篇的创作。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通常以介绍嘉宾、引出话题作为节目的开端。进入话题以后,主持人可以通过提问,打断或者针对嘉宾谈话的内容给出自己评论的方式进一步展开、控制话题并把它引向深入,并且在节目最后给出总结。此外,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是节目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谈话中,观众希望主持人既能够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感情又能使其语言更具个性化。对嘉宾而言,角色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通过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来配合主持人完成节目。而嘉宾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的回答方式,即不同的语用策略,可以反映出被访问者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的应变能力。而在文化语境中,本文则讨论在文化因素制约下合作原则的使用。在跨文化访谈中,主持人与嘉宾把运用“合作原则”产生的“会话含意”作为常用的语用策略和技巧,因此对不同文化进行对比研究能够帮助跨文化采访中的参与者更合理地使用“合作原则”和更准确地理解“会话含意”。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和欣赏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会话,并帮助外语学习者提高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