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斯·奥古斯丁·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Joyce,1882-1941),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派文学巨匠、意识流写作的大师。他的作品思想深邃,展现了二十世纪爱尔兰小市民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情感。其代表作品《尤利西斯》通过主人公布鲁姆在1904年6月16日早上八点至次日凌晨四点二十个小时内的游荡展现了诸多都柏林人一天的生活。小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是二十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性实验文本。国内学者于1922年首次在评论文章中提及《尤利西斯》。自1994年中文全译本出版以来,学者对小说的研究呈现日益深化趋势。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支撑探究文本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国内小说研究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后世学者借鉴前人论述成果进而开展有效的文学批评,这对乔伊斯及小说《尤利西斯》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除绪论及结语部分外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文本在中国的译介综述,下编则侧重从批评方面阐释小说在国内的传播,从译介及研究两方面进行梳理,反思《尤利西斯》在国内的传播情况。绪论第一部分简要阐述詹姆斯·乔伊斯其人,小说《尤利西斯》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影响;第二部分则简要论述《尤利西斯》的国内外研究历程及成果;第三部分则是对论文选题价值及意义的说明。上编共分为两章,第一章“《尤利西斯》在中国的翻译综述”主要叙述小说在国内的译介情况,包括最初章节节译及至今已出版发行的四种中文全译本,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概述了国内《尤利西斯》译介成果。第二章“《尤利西斯》中译本个案比较”则针对同阶段出版的萧乾、文洁若译本及金隄译本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以英文原著为依据,展现其在章节形式、人物指代、句式结构、字句斟酌等方面的差异。之后,以两部译本为例,着重探讨译者翻译观念、翻译策略及潜在读者的确定对译介成果的直接影响,并对萧乾、文洁若及金隄三位译者文学译介成果进行高度评价。下编同样分为两章,第一章“《尤利西斯》在中国的接受历程”是国内小说批评史的总体回顾。该章分为两节,并以中文全译本的诞生时间1994年为分界线,依据时间脉络,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国内近百年来《尤利西斯》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尤利西斯》在中国接受状况的反思”则是基于前一章研究状况的深度分析及阐发,第一节着重展现意识形态等社会历史状况对文本研究的制约,强调文学作品与意识形态的独特关联;第二节则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支撑,强调读者期待视野在小说传播过程中的影响。结语部分则是对《尤利西斯》在国内九十多年译介及传播过程的反思与展望,对论文叙述内容进行总结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