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探讨了《齐民要术》中的量词的使用情况。量词是汉语的一大特色,它进入汉语言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其中,个体量词又是一些东方语言所特有的,特别是汉藏语系所特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齐民要术》中的量词的使用情况。量词是汉语的一大特色,它进入汉语言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其中,个体量词又是一些东方语言所特有的,特别是汉藏语系所特有的。先秦时期是量词的萌芽发生阶段,两汉是它的茁壮成长阶段,到了魏晋南北朝,量词就进入了初步成熟阶段。而《齐民要术》正好成书于量词的初步成熟阶段,并且,它是一本口语化较强的农书,量词丰富。本文对此书中量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试图从中找到某些有关量词的使用与发展方面的规律,以期丰富汉语发展史有关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本文将量词进行了分类。根据量词与其他词类的配合情况,将其分为名量词(计量人和事物)和动量词(计量动作和行为)两种。其中,名量词分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和度量衡量词三部分进行论述;动量词分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两部分进行论述。 本人根据《齐民要术》中出现的个体量词的适用对象的不同,把他们分为六类:一、称量动物的个体量词;二、称量植物或者与植物相关的事物的个体量词;三、表示事物的切割划分以及层次、种类的个体量词;四、称量书籍的个体量词;五、富于描绘性的个体量词;六、其他。集体量词分两类进行论述:一是既有陪伴性质,又起称量作用的集体量词;二是单纯涉及实际称量的集体量词。 《齐民要术》中出现个体量词24个,集体量词23个,动量词5个,本文主要对这52个量词进行研究,力求全面显现他们在本书中的使用情况。
其他文献
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西方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因其强大的阐释力而倍受关注。中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该理论强大的阐释力,但将这一理论运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计算机辅助性测试(CBT)和计算机自适应性测试(CAT)都己先后成为现实,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计算机自动评分的关注。近几年来,研究者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其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化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对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上个世纪末,美国翻
翻译对等是翻译理论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而现代译论对于翻译对等的研究主要从语言学、交际学、社会符号学、翻译学和文艺学五个方面来进行。近年来,以奈达和纽马克为代表的交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术后辅助卡培他滨为基础化疗方案的疗效及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
布设于山间谷底的涵洞,由于沟谷内软土厚度变化较大,可能因处治方法不当、范围不够引起涵身变形开裂,严重影响使用功能。为避免出现该类病害首先应根据场地条件采取适宜的软
本文旨在研究在认知科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指导下翻译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问题。 论文可以分成七部分。 第一部分里作者指出,由于翻译文本不可能实现和原文本的完全一
本文通过对两个《孟子》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主要探讨《孟子》中文化词语的翻译问题。 作者认为通过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来研究翻泽问题,着眼点不应仅仅局限于讨论语言层面的差
目前,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论文从当前国内对这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出发,以哲学上的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为理论基石,以翻译研
本文旨在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汉语副词“就是”在自然对话中作为语用标记语的功能。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就是”的功能曾经做过系统总结,但是本文作者发现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