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链早已“无孔不入”地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部分。自从2012年“互联网+”的概念诞生以来,中国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然而,对于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来说,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来吸引资金已然成为企业的研究重点。由于互联网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的特性,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现金流呈现为负数的情况。所以原则上只可以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而此时新三板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登陆新三板市场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研发和经营所需资本,以此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少的现状。除此之外,企业通过新三板市场可以进一步促进自身优化内部治理布局,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品牌意识,为日后企业转板上市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虽然登陆新三板对于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在信息公开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容易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对于想要得到长远发展的中小型互联网企业而言,登陆新三板是打破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而当下中小型互联网企业通过登陆新三板市场进行融资,面临着种种法律障碍,亟待探究解决。本文首先通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和它们的融资需求,并对新三板市场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然后以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了目前我国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上的融资模式,进而探究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新三板融资的法律困境,包括自然人投资者标准过高、做市商制度竞争不充分,机制不完善;转板机制法律体系不健全、不衔接,转板企业数量少等,设定研究框架,结合理论知识和现实数据,特别美国、英国、台湾三个发展成熟的场外交易市场成功经验,探讨我国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上的融资法律问题应该如何改进:适度降低自然人投资者标准、完善做市商制度建设、健全转板法律体系。新三板是中小型互联网企业获得融资必不可缺的融资渠道。只有在新三板市场和中小型互联网企业互相配合、共同成长,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上的融资困境才会迎刃而解,获得更多、更好、更便捷的融资,并且切实有效地利用在自身经营运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