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至的诗风流变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既有的研究中,冯至早期创作和中期创作已有较为多样和充分的探讨,而五十年代的诗歌,却因自身价值的缺失,而未能获得足够的关注。对此,人们往往认为时代与社会环境的转变是围困诗人的主要因素。这使得许多研究者将冯至的现代与当代创作割裂开来讨论,亦把冯至不同时期的差异处理成一种突变。显然,突变无法有效地解释冯至诗风流变的原因。从冯至本身的创作来看,以意象为中心是其诗歌最根本的结构。在他的诗歌中,意象不仅作为内容,而且还凭借其背后的类比性原则,联合诗人对另一事物的感知、经验和观念,协调整个诗篇。具体来说,冯至从早期写作到五十年代,自然物象一直是其诗歌中最主要的意象群落,但在保持意象化诗歌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自然意象的类比物却不断发生更替。在三十年代,自然承载的是诗人青春的苦闷与彷徨;四十年代,这种沉郁的情绪被有关存在的经验所取代,自然意象也变得愈加纯然;而进入当代以后,意象则在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发生了脱离现实的想象形变。由此可见,对于冯至来说,其诗风的流变与类比物的不断转换密不可分,而不论是浪漫主义的抒情,还是现代主义的表达,亦或现实主义的写作,其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都具有明显地延续性,并且这种意象化的结构本身也契合参与了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更进一步看,《昨日之歌》中主体情感与自然意象间的呼应相对凝聚,因此抒情不是扩张地指向其对象,而是反过来朝向抒情者自身,这种早期抒情的内敛性,又承接德国浪漫派的反思认知,促成了《北游及其他》中对经验自我的探询,而正是在此基础上,冯至攀升到了对更加本质的存在的体认中去。在这里,里尔克意义上的“经验”显得非常重要。它革新了冯至的观看视角,使《十四行集》对“物”的呈现带上了原始意味。然而,两者的差异也不容忽视。里尔克的“经验”要求诗人去除个性而向世界敞开,而冯至的“经验”却带有他个人浓烈的理想色彩。对于冯至来说,“自然”作为社会习俗的对立面,对人有着引领和榜样的力量,这种区分与价值判断,最终导致其以一种道德态度来面对纷乱复杂的时代状况,而他对新政权的接纳,也并非出于政治认同,而是源于一种道德认同。因此,冯至虽能无障碍地过渡到五十年代的政治颂歌中去,却始终流于平淡的尴尬境地。
其他文献
轧机电机高低压润滑系统运行以来,故障频繁发生,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形成潜在隐患。重点分析高低压润滑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给出电机润滑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案。该方案投入使用后,
建筑行业是我国最早实行项目管理的行业之一,在项目法实施的过程中,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对加快我国建筑业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经过10多年的工程实践
当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普及,我们迎来了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网络经济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也不断的改进。本文通过对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的分析,
在网络硬件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学校就应以网络软件的实际应用为手段,为校园网、校际网的网络化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使网络化学习成为今后师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1、怎样在
报纸
廪君神话在鄂西南地区广为流传,这里的土家族作为廪君巴人后代,对廪君神话的认识及现实应用却极为不足。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口传及民俗材料、文物与图像等四重证据考证
由于之前应试教育的弊端使我国的高中基础教育形成了一种封闭系统。加上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忽视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仍然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在很
清初邵长蘅杜诗评点,颇有见地,是有关杜诗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但邵长蘅杜诗评点本已佚,评语多散见于一些杜诗集评本中,通过搜集有关文献,对其进行了尽可能完整的辑录,所辑录的评语以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杠杆收购(Leverage Buy-out,LBO)热潮中管理层的参与,这一浪潮迅速波及至欧洲和日本。而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则
自《尸子》成书流传以来,有众多评论者对其进行过不同的评价,古者有刘向、班固、章怀太子李贤,近者有胡适、张西堂、吕思勉等。其中,以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之“术通而文钝”的
以工业废弃物微硅粉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原位反应烧结法制备莫来石基陶瓷材料,主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莫来石的形成和莫来石基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